第80部分 (第1/4页)

“本公子要亲自写书将喜讯汇报父皇,各位将军可不要和本公子争啊!”经过这些天的相处扶苏与蒙恬、吕布这些年龄相差不大的秦军将领混的已经很熟了,这些无伤大雅的小玩笑也显示出扶苏与其父皇截然不同的性格差异。

“哈哈哈,公子若是想要亲笔写这封喜讯,臣等自然是没有意见的,但是这送信之人可一定要是由臣等来派遣,毕竟公子千金之躯可不能去做那种事情。”蒙恬笑着对公子扶苏打趣道。

虽然公子扶苏的脑子里还有不少儒家思想残留着,但是经历了这段时间的历练,公子扶苏已经不再像之前刚来的那样,完全让自己被那些儒家思想所掌控,更多的时候公子扶苏可以用冷静的思维去判断一些事情是否是正确的。这种显而易见的成长,也是蒙恬对公子扶苏最看好的原因之一。公子扶苏表现的越是优秀,蒙恬就越要加大在公子扶苏身上投下的支持力度。始皇帝嬴政虽然如今对他蒙氏一族极为看重,但是蒙恬作为现任的蒙氏家主,也要为博取下一任皇帝的信任而早做筹划。

吕布作为唯一知晓未来公子扶苏悲惨命运的知情人,虽然对逐渐往积极方面改变的公子扶苏愈发看重,但是还没有达到甘愿为公子扶苏与日后整个大秦帝国对抗的程度。虽然像扶苏这样的人当上了皇帝必定是个仁义之君,不过公子扶苏的一些理念还是无法然吕布满意。

所以日后若是真的出现如同史书上记载的那段悲剧之时,吕布顶多会来告知公子扶苏一番真像,至于最后公子扶苏能不能逆天改命就需要看他自己的本事了,反正吕布是没有那个兴趣去帮公子扶苏争夺大秦皇帝宝座。

。。。。。。。。。。。。。。。。。。。。。。。。。。。。。。前往咸阳的分割线。。。。。。。。。。。。。。。。。。。。。。。。。。。。。。。。

匈奴,在曾经横行中原边关的东胡人没落之后,这个草原新贵就逐渐取代了东胡人的地位,成为中原边关那些中原人的噩梦。多少年来除了赵国的李牧曾经狠狠教训过匈奴人一顿之外,边关无数中原人大多数只能过着‘闻匈变色’的悲哀生活。而每到一年农作物收获的秋天之时,中原腹地和南方的人们绝大多数都是在内心充斥着喜悦之情。可是这些生活在边关的中原人在这个丰收季节,内心之中却充斥着恐惧之情,因为那些来去如风手段残忍的匈奴人一年一度的‘打谷’活动又要开始了。他们就要像一群长着两条腿的羊羔一样被前来收割的匈奴人抓回去奴役、吃掉!!

眼看着今年的秋季即将到来,而正当边关的那些中原百姓麻木的等待着匈奴人‘如约’杀来的时候,一个不可思议的消息正如一阵飓风从河套方向刮来!

“边关捷报!边关捷报!!蒙恬将军、吕布将军与扶苏公子大破匈奴数十万大军,现已经攻占河套全境!!!”分做远近两路前往咸阳的报捷士卒,凡是途径之中遇到城镇或是村庄,便扯着嗓子大声宣扬着战役得胜的捷报。

这种报捷方式可不是能轻易出现的,只有在取得重大战役的胜利或者攻获大片敌境土地的时候才能用这种报捷方式来宣扬战绩。而河套之战不仅一役灭了数十万匈奴主力大军并且还让河套的匈奴人无奈之下将同为战略要地和生产基地的河套平原拱手让出,这其中不管是杀敌的数字还是取得河套这块水草肥美之地,都足以动用这种古老的报捷方式去宣传了。

“大捷?”一个神情麻木的中年樵夫勉强直起酸痛的腰背,双眼闪过一丝生气,随即又被无限喜悦所充斥。

“秦国人真的将匈奴人击败了?不会是故意用这些谎言来欺骗我们赵人的吧?”一听这话就知道说话的人还没能接受赵国被世敌秦国吞并的事实,言语中充满了怀疑的语气。

“应该不会是假的吧,统兵的将领在秦国也算是十分有名的了。那个蒙恬将军就不说了,那个吕布将军据说在秦国南伐楚国的时候立下了无数战功,以十余岁的年龄就担当了秦国的将军之职,秦人都隐隐将这个吕布将军与当年十二为相的甘罗相比呢。

对了,还有那个扶苏公子,据我所知这个扶苏公子可是大秦皇帝的长子,也就是下一任大秦的皇帝呢!连他都去了边关杀敌,可见刚刚那个报捷之人所说的战果绝对不会有虚的,否则连大秦皇室的名望都会受到牵连呢!!”一个消息灵通且头脑灵活的文人细细分析着。

一旁一直忙着收拾碗筷的老妇抬起浑浊的眼睛扫了一眼店内渐渐热闹起来的众人,轻叹一口气后缓缓道:“不管刚刚那捷报是真是假,却不知道这一战秦人杀了多少匈奴人。如果没能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