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 (第1/4页)

甚至如果不是当年正好遇到主公的帮助,今日属下都未必还有这条命站在主公的面前了。”张庭说起自己的兄长张良,却是连连摇头。虽然两兄弟的关系并没有因为张良那次毅然离去而受到太大影响,danshi张庭对于自己说服兄长张良放弃复国理想这件事的成功性,根本就没有报多大的xiwang。

吕布无所谓的笑了笑:“无妨,这次我也知道要想一下子改变你兄长的观念可能不会那么容易,所以让你去劝说一下也只是为他日后的变化打下一个基础,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反正日后的时间还长着呢,谁也无法断定你兄长会一辈子为了那个虚渺的理想,去打乱天下万民的安定。”

对于张良这个人真正性格的了解,他自然是不会有张良的亲生弟弟张庭了解的多。danshi人的性格并非是永远不会改变的,特别是在经历过一些大的挫折、变故之后,一个人的性格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而历史上的谋圣张良,起先确实是一心为了恢复旧国的光辉而奔走四方,danshi在他观看了大秦统一天下后天下子民活在在没有战乱的世道中有多么的幸福时,他的人生观念yi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后在谋刺始皇嬴政失败后,张良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有幸得到大贤黄石公的衣钵传承。

通过拜读黄石公给予他的那策《太公兵法》,张良除了获得了兵家精要之术以外,还得到了远超一些人的见识。在这个时候他在去看yi精和平十余年的天下时,突然发现在真正的天下一统面前,万民百姓所得到的远比之前各路诸侯连年征战要多得多。如果不是后来始皇嬴政暴毙于沙丘,胡亥篡位抢夺了公子扶苏的皇位,闹得天下大乱民不聊生,那个时候的张良也未必会出山选择为韩国出力,也不会在后来选择为刘邦出谋划策取得天下。

而正是知道这一切,吕布才对张良日后的观念改变信心十足。他要做的只是想借助张庭这个张良亲生弟弟的身份,与张良建立一个初步的认知,让张良在日后选择刘邦之前,还要顾虑一下在自己麾下效力的张庭,这个与他同父同母亲生弟弟的存在。…

。。。。。。。。。。。。。。。。。。。。。。。。。。。。。。。。。。。。。。。。。。。。。。。。。。。。。。。。。。。。。。分割线。。。。。。。。。。。。。。。。。。。。。。。。。。。。。。。。。。。。。。。。。。。。。。。。。。。。。。。。。。。。

一个月时间转瞬即过,吕布在接到公子扶苏的召唤后,带着吕泽、吕释之和萧何、张庭等人前往公子扶苏的东宫,前去面见。

“吕布将军,这次的计划有些变动,父皇因为担心他离开咸阳后会有需要紧急处理的奏章而耽误朝中大事,故此准备留我在咸阳监国。而我虽然无法陪伴在父皇身侧,但吕布将军护送我从河套千里而来,若是因此而错失此次东巡盛事实在是太可惜了。

所以我向父皇为你们求来了一队名额,吕布将军你可以以护行将军的名义,带上你的这些个属下,一边负责起保卫我父皇的责任,一边也可以一起去参加东巡盛事,也不枉此次你从河套之地千里前来的辛苦了。”扶苏虽然被始皇嬴政安排下失去了陪同东巡的机会,danshi被安排监国的扶苏,显然yi精是被始皇嬴政向天下正式宣布日后的继承者之位了,故此扶苏在与吕布说话之时还带着一丝喜色。

对于扶苏的安排吕布自然不会有什么异议。被安排到始皇嬴政的车队中,跟着始皇嬴政那奢华又不失威严的庞大车队,吕布等人与蒙毅领着数千精锐大秦皇城近卫军负责起了始皇嬴政的安全事项,始皇嬴政的东巡之旅也就此正式开始了。

此次始皇嬴政发起东巡之旅,为的是‘亲巡远方黎民’,宣扬‘功盖五帝,泽及牛马’,首次东巡郡县。原本准备一同携带在身旁的公子扶苏因为始皇嬴政的命令而被留在咸阳监国,列侯王贲、王离,伦侯赵亥,丞相隗林、王绾,李斯,将军蒙毅、吕布,五大夫赵婴等人随行。

吕布和蒙毅所统帅的数千大秦皇城近卫军乃是大秦精锐中的精锐,这些大秦皇城近卫军各自都有各自的队率、校尉、将军,而真正能命令他们的除了始皇嬴政之外,就连队伍中资格最老的王翦之子王贲,也无法调动这些皇城禁卫军的任何一人去为他做事。

所以吕布和蒙毅虽然名头上挂着统帅之名,但实际上吕布和蒙毅也只能在每天将那些皇城近卫军将领传达的安全汇报加以整理,然后再转手上交给始皇嬴政身边的卫士统领们去分析,却也是连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