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1/4页)

平煜沉吟片刻,计议已定,将那纸笺收入怀中,故作鄙夷地看着李攸道:“昨夜的镇摩教你已经领教过了,别怪我没提醒你,你掺合便掺合,到时候万一被打得屁滚尿流,别哭着要回京找你们老祖宗。”

“嘿!”李攸气得眉毛都竖起来了,上来便是一拳,“看来你小子是太久没被我教训过了,竟敢出此狂言!”

平煜闪身一躲,一脚踢向他小腿,骂道:“看清楚了,谁教训谁?”

二人说动手便动手,在书房里打得那叫一个天昏地暗,直到秦勇及诸长老过来找平煜回事,两个人才意犹未尽地收了手。

平煜打得出了一身汗,因秦勇在一旁,顾不上换衣裳,接过下人递过来的帕子胡乱擦了擦,又端起茶碗一饮而尽,这才坐下,对端坐在下首的秦勇笑道:“秦当家可是来商议驱蛇之事?”

秦勇见他脸上经过汗意清洗,眉目越发显得俊朗夺目,且明明跟他隔着张书桌,他身上的阳刚之气却仿佛能迎面扑到她身上似的,耳根莫名一烫,忙定了定心神,正色道:“正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事要跟平大人商量。”

——————————————————————————————

晚上傅兰芽刚沐浴完换好衣裳,平煜便过来了。

傅兰芽正坐在桌前支着下巴想心事,见平煜进来,忙起身,含笑道:“平大人。”看一眼窗外天色,倒比平日来得早。

平煜扫她一眼,见她因着沐浴的缘故,乌发松松挽着,神情娴静,红唇润泽,双眸在灯下如明珠美玉。

他收回目光,走到桌前坐下。

因跟她相对而坐,不可避免注目她,这才发现她身上穿着件鹅黄色的夏裳,因领口处绣着一排珍珠大小的玉色海棠,分外别致秀雅,令人印象深刻,这一路上,已见她穿过好几回。

他默了片刻,想起她因着抄家,身上衣物本就不剩多少,在穆家时,又因一场大火全都付之一炬,如今所有的,不过是当时穆承彬的世子妃所赠的几套衣裳,她没旁的换洗,可不就这几件旧衣裳颠来倒去地穿。

傅兰芽见平煜望着自己久不开口,因神情沉静,眸子如黑玉一般,鼻梁挺直,薄唇线条极为养眼,且身上也少了平日里发脾气时的那份凌厉飞扬,看着倒顺眼许多,便弯弯唇角,提醒他道:“平大人?”

平煜从怀中掏出那本小书,扔到桌上,看着她道:“这本书的确是你母亲遗物?”

傅兰芽目光随着他的动作落在那书上,点点头,认真道:“是我随父亲调任云南时,无意中收拾母亲遗物时发现的,当时锦匣里一共三样东西,匣子里那包毒粉和解毒丸都附上了详细用途,可关于这本书的来历,却未有只字片语。”

说完,试探着对平煜道:“平大人,这书上的文字古怪,来云南路上,我曾拿着书问过父亲,可他当时因着朝中之事千头万绪,无心辨认,只粗粗扫了两眼,便告诉我并非前朝文字,又说既是母亲的遗物,便好生看管,万莫遗失,到云南后,我在父亲书房里,几乎将前朝古籍翻遍,都未能找到跟书上相似的文字。如今经过镇摩教之事,我这两日总在想,这上面的文字有没有可能是夷人文字?”

平煜鄙夷道:“谁告诉你这上面是夷人文字?”

傅兰芽听这话的意思,分明平煜已知道此书的古怪,暗赞他行动敏捷,忙问:“不是夷人文字,那是何处的文字?”

平煜牵牵嘴角道:“是鞑靼文。”

“鞑靼文?”傅兰芽讶然:“平大人识得鞑靼文?”

平煜心中火直冒,要不是拜你父亲所赐,当年我能被发配到宣府大营,整日跟蒙古骑兵以命相博?

一时间,肚子里有一堆冷言冷语等着刺那老匹夫,可想起那回在客栈中当着傅兰芽的面讽刺她父亲后,她睡梦里都在哭哭啼啼,只好硬生生将话咽回肚里。

少顷,淡淡道:“若没认错,这书上应该是古老的鞑靼文,我在宣府时,有一回随军攻打坦布部下的游骑,在旋翰河边的一座古庙里见过这种文字,跟现今瓦剌等部落通行的文字有些形似,但年代应该甚为久远,不怪饱学之士不认识。但在我印象中,你母亲户籍上记载是扬州人氏,为何会藏有记载着鞑靼文的古书?”

傅兰芽犹豫了片刻,决定坦诚以待,道:“不瞒平大人,我也曾对我母亲的来历起过疑心,因父亲曾说母亲出身扬州小吏之家,家中只她一个独女,父母早亡,孤苦伶仃。可我总觉得,就算没有兄弟姐妹,不可能连个远方亲戚都无,然而这些年来,母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