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 (第1/4页)

,但我那孩儿的姓名不能更改,也算是我为了纪念那孩儿亲生父亲的唯一的要求了。”

对于梦莺的这个请求,陶商当然不会拒绝,在陶商眼中,梦莺之所以一直不愿接受自己,就是心中有所归宿,而陶商也从未去打探对方心中的秘密,一直小心翼翼的等待着。他相信有一天,那个紧闭的心门会为自己打开。

于是,在梦莺的计划下,一切有序进行,当陶商准备借故要事需要想昌豨汇报时,梦莺早已经安排了三四员玄武堂精锐扮作其下人前往。而为首的正是玄武堂百人将李信,其余几人皆是赵云亲自训练的刺杀好手,可怜的昌豨连吭都没能吭一声就被人摸去了头颅,陶商也顺势而下宣告昌豨被曹操刺客所害,暂令本地兵权。

就在徐州叛乱之事刚平稳,以陆逊、颜良为首的舰船便已经抵达徐州,李信在第一时间和陆逊接了头,两人之前就有了一面之交。所以很多事都从简,由陆逊留下坐镇稳固徐州,颜良、陶商等人调遣徐州大量战船开往荆州战地救援赵煜,并且按照陆逊的吩咐,每艘战船前后安插两支将旗以此来迷惑敌军。

虽然在郭嘉和陆逊两大智者的联手策略下,又有颜良坐镇的情况下定然会稳固徐州。不过在有了梦莺的提前插手,徐州硝烟未起就已经被熄灭了,不单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更主要的是减少了战事的伤亡。尤其是给予陆逊足够的时间来调遣战船,开往荆州支援赵煜吓退江东孙权以及曹操的大军人马。所以说整个徐州平反战事以及救援荆州人马一事的最大头功则是梦莺一点无疑。

听完众人的汇报,赵煜、郭嘉等人皆对梦莺刮目相看,赵煜更是率先起身冲着微愣的梦莺一拱手,神色诚恳道:“梦莺姑娘,请受赵煜一拜。”

说话之时,赵煜已经朝着梦莺拜去,而赵云、典韦、郭嘉等人也跟随着赵煜一同想梦莺拜去。如此场面实则是让对方吓了一跳,就连其一旁的陶商、陶应、李信等人也吓了一跳。在众人的心中,那赵煜等人的身份何等的尊贵,竟然会对一个不知名的女子叩拜起来。李信之前有赵煜为己共同承担刑罚还有为其装修家室等事多少有些适应,其余人则是大为震惊。

梦莺见状连忙朝着赵煜等人跪拜起来:“主公以及诸位万不可如此,你们这真是折煞梦莺了,梦莺所做之事皆是身为臣子理应做的本分之事,岂敢据占头功。要说功劳,梦莺一个弱小女子比起那些在战场上为主公奋血欲战的将士们真是不值得一提。”

赵煜亲自上前将其扶起来,满是慈祥道:“姑娘如此功德,赵煜定然不会忘记,姑娘今次索要什么只管开口,只要我赵煜能够做的,一定不会拒绝。”

对于赵煜的话,梦莺忍不住抬起头来,双眸紧紧锁着赵煜的炯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只有两人才能明白的情感,半晌梦莺才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忍不住叹声说道:“梦莺有两个要求,还望主公答应。”

赵煜皱了皱眉头,轻声道:“姑娘请说。”

梦莺淡淡道:“今次平反徐州之乱虽然是梦莺的策划,但是要说功劳,陶氏兄弟二人功不可没。而且陶氏兄弟又是前任徐州牧大人之后,所以这其一梦莺请求主公任命陶公子继任东海太守一职,为主公坐镇徐州,防止外患。”

“这个没问题,陶商、陶应何在?”赵煜说道。

陶氏二人听到赵煜之言,纷纷上前道:“臣在。”

赵煜立即封赏道:“今次徐州之事,你二人功不可没,就封你陶商为东海太守,陶应为长史,帮吾好好治理州城,待我回返冀州安排妥当之后,再给予重赏。”

“微臣谢过主公。”陶氏兄弟二人当即大喜拜道。

赵煜继续问道:“梦莺姑娘第二个要求是什么?”

“这第二个要求就是,在梦莺寻找陶公子共商大计之事就已经许诺,只要陶公子答应,功成之后梦莺便以身相许,所以今次梦莺恳请主公做主为梦莺与陶公子赐婚。”梦莺说完便低下头不再去看赵煜的眼睛,而赵煜就这样低着头一直不动声色的望着她,半响之后才慢慢出声道:“我有一些话想要单独与梦莺姑娘说,诸位先暂时退下吧。”

“是,主公。”其余人闻之纷纷退下,整个院中只余下赵煜和梦莺二人。

待到所有人都退去,赵煜才忍不住柔声道:“其实你本不必这样,只要你不愿意,我定会下令取消你们二人的约定,还你一个自由之身。”

“主公之心,梦莺心领了,只是梦莺身为女子,嫁人生子乃是千古不变的因由,更何况梦莺出身低廉,而且命运坎坷,今次能够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