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部分 (第1/4页)

如此强大的赵军,今次却是始终不战而守,这其中必然有诈。郭淮身为魏国大将,自从投军的那一天起,就不怕死,但是若是冒然去送死,郭淮不愿意。因为没有哪个将领会傻到,不做出一点功绩就去往敌人的陷阱和刀口上去碰,那和自杀没什么两样。

眼看着赵军大营就在前方,相聚约莫一里之遥,杨修责令大军停住脚步,静观其变。而杨修和郭淮二人更是双目凝聚着赵军大营,静等着敌军出兵来战,可是等候了半天也未有发生任何的动静,二人对此越来越是迷茫。

正当杨修和郭淮为赵军不出一兵一卒而疑惑时,赵军大营中一守军在看到城外敌军动向时,慌忙策马奔向中军大帐,待战马还未停稳,整个人便翻身下马闯入那帐中,对着帐里的诸人拱手拜道:“报,军师,我军大营外面一里之外的地方,结集着大量的敌军,大约两万人左右,为首打着的将旗乃是‘杨’字旗和‘郭’字旗。而且,据小的观察今次前来的敌军,看似好像骑兵数量多一些。”

这里是赵军大营,一名普通的军士居然能够在汇报的时候,将所有的情报简述的一清二楚。每一字每一句都没有过多的废话,但是句句都讲出了其中的关键,这完全像是一名合格的探哨,根本就不像是一名大营守卫。不过,看着前来汇报的军士,当真是一名在普通不过的军营守卫之士。

要说这样的事,在其他军营或许不会如此,但是自从赵煜执掌一方天下后。随着实力的强大,赵煜变得更加小心翼翼,尤其是在行军作战之中,赵煜可以说不求大力改革,但是力求细微细致,尽管是一些小事也要做到精益求精。

尤其是对于战场之上,各种情报消息的传递,赵煜尤其注重。甚至对此专门开设了一组成员,这些成员分配到每一队大军之中,这些人少数也有千人、万人之多。这些特殊的群体,随军征战,或许可以不用直接参与战场拼杀,他们的义务只是站岗守卫,发现敌情予以汇报,在大军之中作为先后传信的要员。

要知道战场千变万化,而且时间紧迫。前方要员在发现有什么重要情报后,能够迅速观察所有疑点和问题,将其准确无误的传给中军指挥官,尤其根据这些情报和线索来做出决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就好比是侦查守卫是现代化雷达或者是侦测器,而中军指挥官就是那致命的导弹,能不能准确无误的击中目标,就全靠侦查守卫这个雷达的情报信息了。

为了训练这样的一支守卫军队,赵煜可谓是下了不少功夫,期间甚至还让这些人去学堂学习,增加自身知识,提升自身文化水平和表达能力。而后,赵煜又将自己的老爹拉出来,训练这些人那种侦查能力,当赵煜的父亲赵虎,开始训练这种方法时,就连那赵军中的玄武堂堂主郭嘉也忍不住好奇,硬是拉着赵煜将玄武堂的人也叫来一同参与学习。

赵虎的训练方式很简单,就是训练这些人的视力、集中力和观察力,首先赵虎将这些人集中在一起,带至训练场上,让这些人各自一排。让这些人观察自己眼前的一切事物,将其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中,随后赵虎令所有人转过身去,然后拿出一些东西安放在刚才众人观察的现场。或者说是稍稍移动,原来的事物,随即在令众人转身过来,去观察现场有什么变故。

若是谁能再训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最多,就给谁记上一分,到最终训练结束后,分值最高的前几名,均可获得提拔。当然有时候,赵虎为了历练众人,会时不时在变动现场的时候,时间上是原封原貌不动,目的就是为了混淆这些人的记忆力。

其实赵虎的这种训练方法,根本不是现代部队训练侦察兵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是用来训练狙击手的。只不过,在赵煜的要求下,赵虎想到了这种方法,经过琢磨发现确实可行,才搬过来运用。随后,再加上其他的一些观察描述训练,一支在当今时代,最为特殊的侦查守卫诞生了。这支队伍融入到每个军队中,在探索敌情和四周情报时,所带回来的消息不单准确无误,而且尤为细致。至此,军中上下,再一次为赵煜的这种想法所佩服。

今次,徐庶在听闻了那守卫的汇报之后,不由得点了点头,随即陷入一片沉默之中。只不过其余诸将看着徐庶如此淡定,却忍不住了,尤其是那右贤王赵炎,更是率先开口询问道:“军师,这魏军果然是按耐不住,开始出兵几欲攻打我军大营了,不知军师可有何安排。”

听到赵炎的话后,徐庶一愣,不由得从恍惚中醒悟过来,随即冲着赵炎以及众人说道:“放心吧,虽然敌军已经兵临我大营之外,但是根据这支敌军的数量和领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