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部分 (第1/4页)

诸葛亮在次拱手安慰道:“陛下息怒,天下之人向来称江东人才辈出,以东吴几大臣子的聪慧显然能够瞧得出自己的劣势,所以之前在收到我们的求援信件后,必然不会就此袖手旁观。尤其是以那周瑜的眼光,肯定会予以兵马前来支援,只不过此刻赵军想要围我成都,东吴的兵马,肯定不会如此光明正大的出现在战场之上。不过臣请陛下放心,那周瑜一定会在我们大军,与赵军交手之战时予以发起攻势。”

或许是看到刘备心中忧虑不已,一旁之臣法正也站出来言说道:“丞相之言无错,周瑜之才不逊于再坐的每一位,可以说善于奇谋之策。如果今次吴军兵马直接进入成都,那等同是将成都的守军增加一些,只是用来加强成都的防御,但却无法反击和对抗,那些想要前来的赵军。如果微臣是那周瑜,并会引着吴军,在暗中等待赵军的攻城,一旦赵军全力进攻我成都之际,便在后面发起攻势,伺机偷袭赵军的后方。到时候我军兵马,立即出城与之他们吴军联手,共同击杀赵军,定然能够一举将其大败。”

就在法正和诸葛亮说完之际,忽然有一人站了出来,露出一脸笑容,当众开口说道:“眼下蜀皇帝,只需要考虑派遣谁人兵马、多少兵马,镇守各个城门便是。以今次赵军的分兵进军来看,赵军就是想要予以夹击之势攻取成都,一路乃是攻取成都北门,一路则是从东城门而来。东吴的兵马也将是从东城门而来,不过在吴军前来之际,我们必须全力守好成都,即使吴军会有援军,也必定不会在我们与赵军一交手之际,便出兵来援,除非是我军与赵军交战至不可开交之际,或者是成都即将不保之际,那吴军才会趁机发起突袭。”今次说话的不是别人,而是魏军丞相司马懿,司马懿在看到蜀军两位智臣,不断的当众言说。尤其是还当着魏军的面,展现着自己的才智,司马懿不由得站出来开口笑言道。而且一出口,便将事情解释的尤为清楚,可以说为整个魏国挽回了一丝颜面。

对于司马懿的话,可以说没有人提出反对之意,毕竟司马懿讲述的非常清晰,而且还很有道理。

只听刘备开口询问说道:“那依照司马懿大人的意思是,今次你们蜀魏两国,根本不比把大军兵分四路,去镇守东西南北四城门,只需要兵分两路,守住北城门和东城门便可?”

当下只听司马懿再次说道:“是的,如果兵分四路的话,将会使得我们兵马发挥不出应有的强大,甚至毫无优势可言。不过赵军一项狡猾奸诈,如果让赵军的人,发现我们只镇守两个城门的话,必然会钻这个空子,攻取我们防守薄弱的地方。所以南城门和西城门我们依旧需要布置些兵马,不过只需要是疑兵便可。”

刘备一听,心中不由得升起了好奇之心,当即望着司马懿寻声问道:“布置疑兵,此乃何解?”

司马懿耐心的解说道:“至于南城门和西城门两地,敌军可能不会来攻,但是会盯紧我军动向。所以,我们可以让城中的百姓,穿上将士们的服饰,立于城门楼,在穿上将军服饰,多立将旗,定然能够一举唬住赵军,勿以为这两处城门藏有重兵。只要那敌军眼看这两处的兵马众多,定然不敢贸然在分兵进攻,我们蜀魏两军便可大胆放心的守护好东城门和北城门。”

司马懿的连串计谋,使得刘备听闻之后,心中大悦,当即当庭大声笑言道:“哈哈哈,不愧是魏军丞相司马懿,居然有如此才智。此乃疑兵之际一出,定然能够使得那赵军,不敢贸然进攻攻取我南城门和西城门。我军便可只用一少部分人马,就防御这两座城门,不过剩余的东城门和北城门却不知应该派遣多少兵力,又派遣何人镇守较为合适。”

得到刘备的当众赞赏,也是使得魏军上下极具有面子,毕竟今次之战不是蜀国一人之战,其中还设计魏国战事。一直以来,始终都是蜀国二臣在相互献策,魏国的人在此就好像是透明一样,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发挥机会。好不容易让司马懿抓住一丝空隙,当即好好的发挥了一番,也博得了一丝头彩,在司马懿的心中,他这个魏国丞相,可是不比那蜀国的丞相诸葛亮差。

不过献策之后,对于分配兵马的任务,司马懿就不便多言。毕竟这也是决战胜利的关键,而且又是蜀国都城,两军联盟蜀国占据大半兵马,只听诸葛亮冲着刘备拱手拜道:“启禀陛下,据可靠消息得知,今次进攻东城门的赵军乃是由赵煜、郭嘉、典韦、赵云、高顺以及赵国太子赵灿亲自领兵。那赵煜奸诈狡猾,郭嘉足智多谋,以二人的才智配合赵云、高顺,定然是龙虎联协,不容小看。”

“至于进攻北城门的赵军,则是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