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部分 (第1/4页)

率飞系慕茏鞫�厝胧凡帷>推窘枵庖坏悖�税�拿��妥阋匀檬廊怂�窃亍�

邓艾在生活中能与将士同甘共苦,在作战中又能身先士卒,种田时手执耒耜,阴平道上,他以毡自裹,推转而下。正因为他能处处作出表率,部队才上下相感,莫不尽力,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但邓艾虽善于作战,却不善自保,后来死于朝廷政治之中,也算是可惜。

在后世地位中,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魏太尉邓艾。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张辽、关羽、张飞、周瑜、吕蒙、陆逊、陆抗而已。及至公元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邓艾。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邓艾亦位列其中,足以可见在这三国时期,名人之士诸多,邓艾的影响力和人气有多大。

听到邓艾那十分谦虚的话后,一旁的司马懿不由得露出一丝笑颜之色,冲着邓艾也露出赞许的神情。心中不禁想到,不愧自己对邓艾的栽培,没想到今次邓艾居然想出如此妙策,居然和那周瑜之计不谋而合。更为可嘉的是,这邓艾当众受到赞许,还不忘将功劳推到自己身上,很是难得啊。

随即只听周瑜开口言道:“邓艾将军有如此独到的见解实在是可喜可贺,只是今次火攻既然有所转变,那我们就必须立即改变策略。”

周瑜说完之后,不由得再次望了望邓艾,继续说道:“由于需要逆向放火,火烧赵军,其战法十分危险。如果予以这种火攻之法的话,极有可能会为此牺牲,甚至是与敌人一同丧命火海之中,不知道我三军之中,有谁愿意接下如此重任。”

带到周瑜话音落后,身后的周泰和凌统纷纷上前,朝着周瑜拱手拜去道:“回禀都督,我二人愿意引领一支兵马,负责埋伏今次的火攻之地,火烧敌军,为我大军争取时间。”

望着认真的周泰和凌统,周瑜不由得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不愧是我吴国的大将,为了大局奋勇现身,只不过今次不同以往,末后我们还需要和敌军予以水上交战。你们二人乃是我吴国水军大将,日后还需要发挥很大的作用,所以今次暂时不能停留在此地。”

周瑜说完之后,周泰与凌统陷入为难之色,而现场也陷入一片寂静之色。可是时间不等人,再过不久如果众人还不能决定的话,那赵军的人马就会攻来这里。忽然,之前说好的邓艾,上前一步,对着那司马懿拱手言道:“丞相大人,为了我魏蜀吴三军大军着想,请恩准邓艾留下来负责火攻狙杀赵军。”

邓艾很是聪明,虽然今次的魏蜀吴三军总指挥人是周瑜,但是邓艾却知道自己的上司乃是司马懿。今次当众向司马懿请命,一来是抬高自己魏国的身份,二来也是表面魏国之主的弑赵决心。看到邓艾如此,司马懿也明白他的一番苦心,虽然司马懿一心想要有所保留实力,暗中培养了多人。但是眼下赵国大军将至,若是不能将其拦截,被其一直追击的话,那自己的野心也将随着赵军的追击而破灭。

不过没等司马懿回应,周瑜却十分巧合的开口,对着那邓艾说道:“虽然邓艾将军有如此决心,但是今次赵军兵马诸多,需要从多处予以埋伏,但是将军一人,恐怕难以燃起熊熊大火,焚烧赵军啊。”

周瑜的话,似乎也提醒了司马懿,司马懿当即也皱着眉头道:“周大都督也说了,今次赵军兵马诸多,予以你一人的话,恐怕很难以阻挡赵军的脚步。不知道在场众人,可有人愿意和邓艾将军,一起留守释放大火,来抵挡赵军。”

随着司马懿话音一落,邓艾身旁一人,立即上前当众拜道:“钟会愿意与邓艾将军一同完成此事,必定不会让丞相失望。”

钟会,字士季,颍川长社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书法家。太傅钟繇之幼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弟。自幼才华横溢,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对他非常赏识。历史中,在征讨毌丘俭、诸葛诞期间,钟会屡出奇谋。被人比作西汉谋士张良,又曾为司马昭献策阻止了曹髦的夺权企图,钟会得以成为司马氏的亲信。名士嵇康被杀,便是他的主意。

在邓艾和钟会平蜀后,钟会有谋反之心,谋诛魏将,于是密报司马昭说邓艾居功自傲,想要谋反。司马昭命钟会把邓艾关进囚车押解回朝,钟会遣卫瓘在前,把司马昭的手谕传达给邓艾的士兵。于是邓艾的士卒,皆放下武器,并将邓艾压入囚车。

钟会忌惮的只有邓艾,邓艾被押后,钟会马上赶到成都,统率大军,威震西蜀。自认为功名天下无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