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部分 (第1/4页)

就在两人打斗的不可开交之际,魏国大将张辽,趁着喘息的空档,对着甘宁便是赞道:“甘宁,不愧是赵国五虎,居然如此难缠,你我二人,都已经斗上数十个回合。可是依旧未能分出胜负,倒是我张辽之前有些小瞧了你,看来你这家伙是有真是能耐的。”

听闻张辽的话后,甘宁不由得微微一笑,似乎对张辽升起一丝心心相惜的感觉。只听甘宁对着张辽开口说道:“说真的,魏国上下虽然将臣诸多,但是能够让我甘宁佩服的没有几人,你张辽算是一个。”

随即只听张辽回应说道:“哈哈哈,没想到我张辽居然能够得到你甘宁的敬佩,也算我张辽不枉此行了。今次能够与甘宁将军如此激战,实在是痛快,只可惜爱你我二人阵营不同,否则张辽必定会和你结拜为异性兄弟。”

这种案例不是没有,两人原本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因为相互比武,敬佩对方的武艺,从而产生了一种英雄心心相惜的感觉。在历史中的关羽和张飞,最初见面便是一场打斗,再者孙策和太史慈见面,也是一场生死之战。

今次从张辽的口中说出这番话,可以听得出张辽的满心无奈,身为魏国五子良将之首,当年和其他四人在魏国之中,是何等的荣耀。在张辽的心中自己一生最为荣耀的,只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最初跟随飞将军吕布,在其麾下作为八健将,跟随吕布出战。而且每一次的大战,都是得胜归来,虽然当时八健将的名气并不大,多少因为被吕布抢去了风头,可是张辽那时候自以为跟随天下第一猛将感到自豪。

后来吕布战败而亡,张辽被迫投靠曹操,一直为曹操效力,征战天下。因为战功显赫,后来连同于禁、张郃、徐晃、乐进,一同被称之魏国五子良将,此等名号可谓是张辽一生最大的荣耀。

第1359章甘宁的力劈华山

看到张辽那副颓废的模样,甘宁有些于心不忍道:“张辽,昔日你原本属于吕布麾下,后来因为吕布战败而亡,才投靠曹操。如今曹魏上下千疮百孔,根本就是复国无望,若是你就此坚持下去,也只会是命赴黄泉。以你的能力,若是就此离去,实在是有些可惜。不如放弃抵挡,跟随我甘宁一同去面见陛下吧,我甘宁予以人头为你担保,绝对会保证你平安无事,深受陛下重用。”

听着甘宁的劝说,张辽苦苦一笑道:“甘宁将军的好意,张辽心领了,只不过今次不同往日,先帝对我恩重如山。我张辽发誓要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如今魏国惨遭如此命运,张辽岂能在就此离去。”

说到这里,张辽不由得望了甘宁一眼,随即询问道:“想必若是今次换做甘宁将军,处于我这个立场,绝对不会丢弃信义,被主投敌吧。”

可以说,张辽的这一番话一出口,顿时使得甘宁哑口无言。正如张辽刚才所言,若是换做自己的话,在赵国遇到这种困境,也会坚持予以死守,就算战死沙场,也绝对不会有任何的背叛行为。只因为当年师傅的那一番话,还有自己的主子赵煜,对自己也是恩重如山,让自己根本就没有被主投敌的念想。

如果说在一开始,魏国遭此厄运,张辽就予以主动投诚的话,甘宁也不会对张辽有这种心心相惜的感觉。正是因为看到张辽持枪,不畏各种艰难险境和自己力战,就是为了给魏国争一口气,争取一丝苟活的机会,才使得甘宁对张辽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敬意。

对于张辽这种忠义之士,最好是归宿就是为保护心中的信念,而战死沙场。虽然甘宁觉得于心不忍,但是这就是唯一的办法了,也或者说这就是张辽的宿命。不管怎么说,张辽虽然今次处于劣势,而且今次就算张辽侥幸击败甘宁,也会死于应龙水军的大军之下。有应龙水军在此,是绝对不会放任张辽等人离去的,或许张辽早已经有所觉悟,所以故而不畏生死,宁愿死守此处,哪怕是战死沙场。

只听甘宁对着张辽说道:“张辽将军,不愧是忠义之士,实在是让我甘宁佩服。今次若是甘宁侥幸胜出,以后的每一年的今天,甘宁都会端上一壶好酒,祭奠缅怀张辽将军。”

听闻甘宁的话后,张辽微微一笑,说道:“如此甚好,那张辽就提前谢过甘宁将军了,来吧,让我们再大战个上百回合。”

看到张辽有如此战意,甘宁也不禁舞了一下手中的大刀,对着张辽笑颜道:“好,今次就好好的打个痛快。”话音落地,甘宁便一个箭步飞跃上前,眼看就要逼近张辽时,忽然双手紧握大刀一抡,夹杂着劈天盖地之势,直朝着那张辽劈砍而去。

甘宁的这一击,可谓是看着十分简单,简单的刀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