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 (第1/4页)

这话立即得到了周围不少人的赞成。大家纷纷把目光,转向了正在闭目养神的狄仁杰身上。谁都知道,这种事情,就算是武则天的儿子、侄儿去问,恐怕都难免找到训斥,唯有狄国老出马,才能探得实情,又不致触怒皇帝。

“国老!”狄仁杰身后的一名官员凑过来,轻轻地说道:“要不,就辛苦您老人家一下,去探问一下陛下的情况,如何?”

狄仁杰缓缓地睁开眼睛,往四周睃巡一番,四下里的所有文臣武将,都感受到了压力,纷纷静了下来。那些“武党”大臣虽然心下十分不服,面上却不敢有丝毫表露。

“诸位,请稍安勿躁!老夫了解陛下,她老人家不会无故让大家在这里候着的,若是她不来,老早便会使人来知会大家;若是要来,即使晚一些,大家只要静心等一下,就能等到!”狄仁杰缓缓地说道。老人家到底身体不济,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竟有些气喘。

就在此时,前面一个声音传来:“到底是国老了解朕哪!”随着这声音一同从边上的偏殿进入的,是一个白发的老妪,身着龙袍,头戴通天冠,满面的春风。这一切,都在显示,这位叱咤天下多年的女皇帝今天心情很是不错。

武则天的身后,跟着的照例是上官婉儿和几个随使的中官。进入大殿后,她便在上官婉儿的搀扶之下,缓缓地步上了那高高在上的宝座。万象神宫的宝座,是这么多年以来,最高的御座,御阶层级很多,好一阵子才两人才爬了上去。武则天一坐下,油然而生几分睥睨天下的气势。

待得众人行过参拜大礼,武则天朗声开口:“朕方才听见,诸位爱卿似乎有不少公务要禀奏,哪位爱卿先开始啊?”

群臣面面相觑,他们都觉得,武则天这话,似乎绵里藏针,责怪大家方才不耐烦等候。此时若是出来奏事,岂不正好成了出头鸟吗?

狄仁杰缓缓地挪动身子,来到前面,持笏奏道:“陛下,老臣有事启奏!”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现在这种局面,若是狄仁杰不出来,大家还真不知道如何去破解这僵局。

武则天也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她倒不是要为难群臣,只是想吓唬他们一下。但狄仁杰既然主动站在群臣们一边,她也就不好继续吓唬大家了。

“国老,你有事就奏来吧!”

狄仁杰一脸的正色,道:“前些日子,我大周军队,在石谷遭遇,几乎全军覆没,我主将王孝杰大将军也当场殉国。如今,北疆战场之上,几股兵力各自为战,群龙无首,亟待派遣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将军前去主持军务,以免军心懈怠,一败再败!”

武则天那张含笑的面孔,阴沉了下来。自从掌权之后,很是杀了几个名将,其中包括程务挺这样的一代大将。同时,她又用武家的那些侄儿武懿宗、武攸宜等人掌兵,甚至她老人家的前一个面首薛怀义都曾两次挂帅出征。这些人都是纨绔出身,斗鸡走狗倒是在行,真正行军打仗,自然一窍不通。

这也是近些年以来,大周军队在各大战场上战绩越来越逊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想大周继承了大唐优良的军力,军队的军器、军马等都是一时远远强过契丹、突厥,在战场之上,却始终无法完成压倒性的优势,甚至还遭遇了这样一场前所未有的惨败,作为皇帝的武则天听了,自然由不得不变色。

不过,武则天也知道狄仁杰所说是事实,若是北疆一直像现在这样各自为战,恐怕契丹人会越加的猖獗。想一想,也好在上次有张易之等人误打误撞,破坏了契丹人奇袭太原的毒计,否则太原若失,大周皇朝的声誉更要遭到一番毁灭性的打击。

“国老难道没有人选吗?”武则天问道。其实,她下意识地,还是想在自己的侄子里面选一个人去领兵,但想一想,还是决定先征求一下狄仁杰的意见。

狄仁杰摇头。他本人曾经担任幽州都督,在幽州军民之中名望极高。可是,他知道,自己这老胳膊老腿,已经经不起折腾了,此番若是主动请缨,且不说武则天未必同意,就算同意,也多半是一去无回。

就在此时,一个苍老而沉着的声音响起:“老臣愿往!”

第369章 突厥来讯

武则天和群臣都是无比诧异。wWW、现在这种局面,是极为严峻的。若是去了幽州,干得好当然是扭转乾坤的大功,可一旦战事不利,所要面临的后果,就难以想象了。

想一想,王孝杰他是当场战死了,若是活着回到神都,他又不是皇帝的侄子,必然要受严惩。恐怕,他若是能保住性命,就算是邀天之幸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