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 (第1/4页)

“你不妨想想看,从他进入朕的视线直到现在,哪怕他只败了一次,如今会是何下场?”

金子善嗫嚅道:“皇所言极是。微臣今rì能亲历这次召见,定会受益终生。微臣今rì才真正领略了皇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也十分佩服飞虎侯豪迈冲天的胆气。”

“哦?哈哈哈哈!”皇帝愣了一愣,哈哈大笑道:“朕不曾料想,像你小金这等人,居然也会拍马屁!言过其实,言过其实了!”

“难道你没听出来吗?杨致今rì话虽说得露骨刺耳,但始终小心没有触碰朕的底线。一是始终称朕为父皇,提醒朕再怎么说他总是朕的女婿。二是始终没有出言恫吓朕,说要甩手撂挑子不干。三是始终无一字提及要自立为王或另投别国。既是如此,朕凭什么不能容他?又凭什么不能用他?”

皇帝朗声笑罢之后,又问道:“小金,你自以为你比杨致如何?”

金子善小心的答道:“微臣岂敢与飞虎侯比肩并论?如萤烛之光徒与rì月争辉尔。”

皇帝两眼幽幽的望向天际,温言抚慰道:“小金,你不必过谦,更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在朕心目中,你与杨致各有所长,俱可称得是天下奇才。只是你二人xìng情不同,rì后朕要你们发挥的功用不同罢了。朕已秘密悉心栽培你多年,不到万不得已,朕是不会把你这颗棋子拿出来。”

“你不声不响的在宫中蛰伏多年,朕已经够难为你的了。你放心,无论是朕还是朕的儿子都不会埋没你的,定会让你有出头的那一rì。”

金子善恭谨的道:“微臣唯求誓死报效,不敢奢想其他。”

皇帝叹道:“朕向来以知人善用、敢用自诩,但于朕而言,此生有个莫大的遗憾。那就是眼看着有四位令朕心痒难禁的天下奇才,活生生的纳在囊中、在朕面前,却不得放手大用。”

金子善忍不住好奇的问道:“四位天下奇才?微臣不敢当皇如此赞誉,不知除了杨致,还有哪二人有幸能得皇这般爱重?”

皇帝侃侃言道:“除了杨致与你,另二人就是徐文瀚与卫飞扬了。你四人之中,唯有杨致样样尽皆出类拔萃,无一软肋可寻,理所应当排名居首。待朕身后,有他坐镇全局为新君保驾压阵,朕最放心。徐文瀚学究天人胸罗万机,又心怀天下务实不迂,乃雨农之后大夏内当家的不二人选。”

“你就不消朕多说了。秦氏除了为朕聚财之外,也是朕无所不在的耳目。然秦公那老匹夫苦心经营数十年,已渐成尾大不掉之势。依你之才,rì后给你一个正经身份,正大光明的统领署理一个衙门,定可取秦氏而代之,为新君看护好门户。”

“其实最令朕心痒的就是年纪最小的这个卫飞扬了。此人年仅十六,却是数十万大夏雄师踏金陵城头的第一人。年仅十六就敢诛杀主将,就能弹压数万部众的哗变,就能在金陵城破之后迅速平复局势。年仅十六就敢与朕叫板,逼朕就范,还做得滴水不漏不留半点痕迹!实乃天纵奇才,天赐良将!朕委实爱煞了这小子!将来我大夏百万雄师若由此人统帅,定将横扫天下!”

皇帝说得兴起,有点刹不住车了。傲然道:“朕若年轻二十岁,必要用你四人轰轰烈烈大干一场!让朕遗憾的是,你们太年轻了,实在太年轻了!朕不得不把你们留与儿孙用。杨致那厮说得不错,如若朕能得苍眷顾,选出一个有本事驾驭你等四人的儿子承继江山,何愁大夏不能一统中华,开创万世伟业?退一步说,就算新君稍有不济,朕不求一主领四杰,哪怕是四杰拥一主,有你四人衷心拥戴效命,也至少可保我大夏三世强盛!”未完待续。。

'邪云曲 第248章 说媒

皇帝召见杨致之时,不仅留金子善随侍,而且始终未令他回避。现在又无所顾忌向金子善畅言宾天之后的人事铺排构想,当面允诺将来由他统领公开的特务监查机关,可见将他当成了心腹当中的心腹。

即便如此,金子善嘴不说,心里也颇有些不以为然。世事难料,您现在还活得健健旺旺的,将来是否真能如你所愿,谁又说得清呢?且不说远了,大夏将来要一个怎样牛叉的皇帝,才能驾驭杨致这样的牛人?您老应付那厮已经够吃力的了,现下几位皇子的手腕、心机比您老又如何?有点玄。

杨致虽无福聆听皇帝一主四杰的宏论,却被皇帝煞费苦心的这次召见拨弄得心情有点沉重。皇帝的担忧无可厚非,但在他看来有点多余,这样的谈话也显得太早了一点。

迄今为止,杨致与宁王赵当、康王赵敢两位威名赫赫的皇子素未谋面。除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