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任,你听懂了吗?都是你的责任!都是你!!咳咳咳,咳咳咳……”众人的劝说,那天的老祖母,真的显是没怒火攻心,气倒下去。

锦绣的母亲挑挑眉,却只是笑了。

很是满不在乎地,朱口细牙,她笑,悠悠地:“嫁不出去是吗?——好!嫁不出去也正好!死嗅着一个裹脚臭布拉扯着不放的死变态、死恶心男人——我们家霏霏,还真不如不嫁!”

就那样,一场巅峰对决,芝麻大的一个家事,最后竟告到皇帝老儿跟前。

具体详情过程以及结果暂且不谈——只是,就着这一事上,锦绣从幼年的时光与记忆伊始——她的童年,就常常不由自主地、耳濡目染地、甚至是潜移默化地、灌输了她母亲给予她太很多震骇于世俗、也不容于世上多数女子的种种想法和观念。

她母亲说,男人与女人,打一出生,就应该是对等的、平权的、没有谁能压过谁……裹脚?裹个屁的小脚?——这东西,不过是一个畸形男权社会下的畸形审美,这脚,自然打死也是不能裹的……而至于男人与女人呢,生而为人,何来狗屁贵重轻贱之说?……除此,她的母亲陈国公夫人还告诉过锦绣,常说,孔孟夫子那一套——对,也就是卢信良拜为圣尊的那一套,是绝对绝对不能相信迷信的!他们要把世人变成一个个没有灵魂、只剩躯壳的提线木偶——不让他们有权利知道,一个人,生而为人,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价值、意义、以及尊严和自由……如此然后,她又开始叹,可惜啊,可惜锦绣生错了地方——如果,是生活在她所出生的家乡,那个遥远地、再也无法回去的家乡——那么——

“那么又怎么样呢?……”

锦绣问。黑葡萄似的眼睛眨巴眨巴。不得不说,锦绣母亲在许多人眼里,包括锦绣她这个女儿眼里,也有太多太多偏激、几乎谜一样的东西。

她解不开她。

正如一直不明白母亲口里常常挂着的那个家乡究竟在什么位置,哪个地方一样。

锦绣母亲便不再说话了。

有些忧郁,也有些伤感。

她摇头长叹一气。

捏捏女儿那水水的、嫩嫩的、犹如刚出笼的水晶似的包子脸,颇有些自嘲地,一笑:“不管怎么样,霏霏,母亲到了这儿没别的愿望,就只希望,你的将来,能活得自由,活得幸福,活得随心所欲一些……别那么苦哈哈,成天一小受气包子……”

锦绣自然不可能成为“小受气包子”。

她的骨子里面,没有那个血液。

母亲的言传身教。注定她会活得比别的女孩离经叛道一些。所以,她说,当然是对边上一直默默听她讲述的杜二姐:“——那么,你现在应该懂了吧?”檀板声声,拉回现实。也不知杜二姐究竟有没有真的听进去,锦绣继续喝着茶,茶水咕噜咕噜,一口气喝完。顿住,续道:“卢信良那家伙——我之于他,不是说我知不知好歹的问题。”当然,她觉得她一直都是知好歹的,“绿帽子”事件,她心里有愧,而且,这愧也不少。只不过没有表现出来。除此,她还感激他。

然,她又说:“我们两个人呐——就压根儿不应该结合婚配在一起!就好比,这鸡的脑壳安在鸭颈上,这老坯模套不上新砖瓦——各种的不对头!各种的尺寸尺码不对!——所以,就目前这境况来说呢,是他看我十二万个不顺眼,我看他十二万个不顺眼,呵!”无奈耸肩,她又道:“既然如此,咱们干脆井水不犯河水,他走他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这总该行了你说是吧?”

杜二姐无语。竟不知该对锦绣劝说些什么好。人无所设处地的立场经历,有些言论,便显得很是虚弱以及苍白。

就这样,两个人又不知说了好些儿闲话。一时盏茶功夫。说着说着,忽然,杜二姐把锦绣的胳膊肘弯靠了一靠。

很是轻微地,靠了一靠:“喂,叶姑娘呐!——叶姑娘?”

旨在提醒她去看一个人,一个女人。

并且,还就是,锦绣打死也猜想不到的,那个,曾被指证过“经她勾引”、后又“被自己惨遭抛弃”的张舍的老婆——吴大娘子。

“卢夫人……”

据说,自从被她那混账王八相公势必休掉的吴大娘子——现如今,人是越来越会打扮了,也越来越美了。自从生了孩儿回了娘家——再经历那一番诸事,吴氏,现在似乎彻底是脱胎换骨,改头换面,就跟变了个人一样。不仅会穿衣,会调脂抹粉,整天把自己,恨不能打扮成一仙女娘娘似的。头插珠翠,遍身绮罗,招招摇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