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 (第1/4页)

��

程彰既不属于闫党,又与崔晋有芥蒂,他的儿子真是再好不过了!

况且程智此次成绩出众,若非程彰太难拉拢,而魏帝又不可能坐看梅家与程家两方掌兵武将亲近起来,梅妃都要考虑程智了。

崔晴现在明白了,梅妃想要为她挑的都是能够死心塌地拥立崔煦的臣子。

作者有话要说:

☆、第70章

第七十章

谢羽教崔晴箭术也有段时间了,对她也算得有几分了解,知道她这是犯了公主脾气,拗起来让人无可奈何。不过婚姻之事,未见得她愿意,梅妃与魏帝就肯将公主许配程家,因此倒不比程智一般着急,只道:“公主可是碰上不痛快的事了?我三哥是个认真的人,他可是会当真的。”

崔晴眼眶一酸差点流下眼泪。

自梅妃选定了朱福深,就连自小一起长大的崔煦也明显躲着她,不在她面前提起此事,假做没有这回事。她心里大约明白,也不管他心里有无愧疚,但他定然默认了梅妃挑选出来的人。

她从小拿崔煦当亲兄弟相待的,没想到真到了选择的时候,他却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利益,而放弃了她。

或者说事到如今她才明白,自己只不过是梅妃母子身边的一枚棋子,如果不是选择了朱福深,而是另外一个翩翩少年郎,她泰半还是不能够认清现实。

她强颜欢笑:“谁能给本公主不痛快呢?你想多了!”

来自于最亲的人带给她的难堪,让她甚至没办法向谢羽提起此事。

崔晋过来的时候,崔晴正叮嘱程智:“三公子往后还请洁身自爱,可千万别给本公主难堪。我的脾气不太好,不然万一到时候闹起来,大家都落不着好。”俨然一副已经死心塌地要与他成亲的样子。

谢羽吃不准她这是故意的还是来真的,只能极力安抚程智,又遣姜若岚下去:“家里丫环不懂事,三公主也别拿丫环来吓唬我三哥,他胆子小,爱认真计较,公主真别在逗他了。你还不过来向三公主陪礼道歉,惊了公主的驾,还不退下去反省!”

姜若岚流着眼泪向三公主叩头请罪:“是奴婢该死!惊扰了公主,还望公主海涵!”

崔晴挥手让她退下:“往后在三公子身边当差小心点。”

程智看着姜若岚自称“奴婢”,又向崔晴卑躬屈膝,只觉得心如刀绞,恨不得以身代之。想当年姜若岚也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长大,翰林家的千金也是出自书香门第,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跌落尘埃,沧落至此。

崔晴见到崔晋,心中百感交集。以前见到长兄,只觉得他可怜,现在却有了同病相怜之意,只觉得两个人都是身不由已,命运被别人左右,一声“皇兄”便不似往日般敷衍。

“皇妹怎在此处?”

崔晴便道:“在宫里闷的慌,出来散散心,不过出来够久了,这就要回去了。”

谢羽送了三公主车驾离开,回来便向崔晋问起:“三公主眉头紧蹙,可是在宫里遇上了为难之事?”

崔晋在谢羽院里听到了崔晴的只言片语,听得她吓唬程智,只觉好笑。她的亲事哪里就轮到自己说话了,梅妃早有安排。

“大约是梅妃替她安排了一门亲事,她心中可能不太满意,故而……”程智撞了上来,自然没好果子吃。

谢羽好奇:“不知道梅妃娘娘为三公主选定的是哪家的公子?”

“听说……是工部朱尚书家的次子。”

谢羽十分茫然。朝中三省六部的官员,她所知有限,更何况是家中公子。

程智却是恍然大悟:“福深公子人品宽厚,实乃君子。”反倒是三公主性格骄纵。

朱福深人虽然胖,但是在京城年轻一辈里,却很是出名。他极受父母宠爱,自从他出生之后,朱成元那年迈过了极大的一个坎儿,自此官途顺畅,一路高升。他几个月之时,朱老夫人带着朱夫人以及小小的朱福深去庙里进香,被寺中主持赞他福缘深厚,回来之后朱成元便为他起名福深。

朱老夫人爱孙心切,每有官员家眷聚会,言必提及朱福深,久而久之,朱福深之名便渐次传开。

大家同在长安城生活,各家官员之间总有避免不了的应酬,酷爱读书的年轻子弟们聚在一处诗酒唱和,朱福深人虽胖,但学问功底很是扎实,做诗饮酒都应对自如,人缘亦佳,大家便呼他福深公子,他亦不恼。

*****************

朱福深之名,崔晴在后宫并无所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