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 (第1/4页)

东海王对这点钱不在意,崔太傅更看不上,甚至没有派人收拾一下。

一看到林坤山进来,东海王离开椅子,问道:“怎么样?韩孺子相信你吗?”

林坤山摇摇头,“倦侯不相信我,但他自以为安全,总是没错的。”

“我就知道他会上当。”东海王转向坐在一边的崔宏,“舅舅,该做决定了。”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崔宏神色暗淡,他最初只想抬尸问罪,弄清城内究竟发生了什么,没想到东海王竟然占据了西门,他一时脑热,受邀率军进城,甚至烧掉了后方的大营,原以为能一举得胜,没想到竟然陷入僵持状态。

僵持得越久,对南军越不利,即使城外没有倦侯虎视眈眈,各地陆续赶来的援兵,也会将南军压垮。

“没时间计议了。”东海王压抑心中的恼怒,“想当初,楚、赵、齐三国争夺天下,楚赵鏖战,齐国旁观,贪图渔翁之利,太祖和当时的赵王是怎么做的?”

崔宏不语,东海王抬高声音:“太祖和赵王暂时罢手,南北夹攻,击破齐国,若是没有这一战,太祖定鼎天下至少要推辞三五年。韩孺子自以为能够坐山观虎斗,来一次双虎齐出,看他还能不能坐得住?”

东海王觉得这是一条妙计,所以显得十分兴奋。

崔宏又考虑了一会,“当初楚赵争锋,各退百里,然后才同时出兵,夹攻孤齐,不用太担心对方的偷袭。可南军与宿卫军在城内对峙,谁也不可能退出城外,万一我派兵去攻打倦侯,而上官盛举兵攻我,被夹攻的就不是倦侯,而是南军了。”

上官盛肯定也会有同样的忧虑,彼此怀疑的双方,不可能同心协力。

“可是这样耗下去,我和英王谁也当不上皇帝。”东海王有点心急,“韩孺子背后还有一支北军哪,北军一到,咱们与宿卫军就算联手也打不过啊。”

林坤山上前道:“让我去劝说上官盛吧,形势逼人,双方都得各让一步。”

崔宏寻思了好一会,“那就麻烦林先生走一趟,如果要夹攻倦侯,最迟明日午时就得各自出兵,倦侯声称北军三日可到,我担心到得会更早一些。”

崔太傅写了封短信,派将官带林先生去找两位御史大人,通过萧声与申明志想办法进宫与上官盛谈判。

只剩下舅甥二人时,东海王没那么自信了,“林坤山能说服上官盛吧?”

“只要他想,林坤山还是有这个本事的。”崔太傅比较看好望气者,“花缤的手下可用吗?上一次他派了三名所谓的高手去刺杀倦侯,可没成功。”

“放心吧,我见识过那几个人的身手,没问题,今晚爬进皇宫,等上官盛派兵出城,他们夺钥匙打开宫门,谭家人前驱,数千南军随后,必能夺下皇宫。到时候外摧韩孺子,内擒英王,帝位就是我一个人的,嗯,也是崔家的。”

舅甥二人相视而笑。

“有你母亲的消息吗?”崔宏问。

东海王神情一冷,“担心也没用,所以我当她已被太后所谋害,谁也不能阻止我夺取皇宫。”

虽然这是自己的外甥,崔宏仍然在想,今后与新皇帝打交道时,得小心行事。

蔡兴海混进西门,正想办法前往南城时,林坤山已经获准进宫。

林坤山向倦侯提起了宝玺,却没有透露东海王的真实计划,自愿为崔太傅当说客,却没有指出宝玺很可能已经丢失。

对他来说,大势如水,怎么流都行,只要拿到宝玺,望气者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百六十章 上官盛之怒

上官盛有一百个理由感到愤怒,却找不到一个人让他宣泄怒火,林坤山和萧声正好在这个时候送上门来。

没有朝拜的群臣,同玄殿显得太空旷、太阴森,上官盛不喜欢那里,所以选择小许多的勤政殿,当作接见之所。

英王坐在宝座上打盹,上官盛站在正中间宽大的桌子边上,左手扶着剑柄,这是他赋予自己的一项特权,可以在勤政殿里携带兵器。

林坤山和萧声在宿卫士兵的带领下进入勤政殿,一看到上官盛的架势,就知道这不是一场平等的谈判。

要说趋炎附势,左察御史经验更丰富一些,可要说心无挂碍,望气者更胜一筹,萧声一路上都在寻思如何面对英王和上官盛,林坤山却连想都不想,一见上官盛神情不善,马上急行两步,跪在地上,向远处的宝座行叩首之礼,大声道:“草民林坤山拜见陛下。”

英王被这一声惊醒,急忙挺直身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