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部分 (第1/4页)

匈奴人好酒、好热闹,通常要闹到后半夜甚至凌晨才允许新郎进入洞房,新郎若能摆脱众多贵人的纠缠,必定地位不低,而且急于见到新婚妻子。

崔昭默默计算,现在应该是二更,如果三更天新郎还不到……

帐篷帘子被掀开,一名匈奴男子走进来,比崔昭预料得还要快,可她一愣,难以确定那究竟是不是自己的夫君。

她分辨不清匈奴人的年纪,觉得此人应该在二十到四十岁之间,说不上英俊,但也绝不丑陋,身上甚至有几分文雅之气,在匈奴人中间比较少见,但他穿着甲衣、带着兵器,一点也不像新婚之人。

“我是你的丈夫,你是我的妻子。”匈奴男子开口了,说的竟然是楚语。

崔昭呆呆地看着丈夫,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匈奴男子借着灯光仔细打量了妻子一会,面无表情,说不清满意与否,他开始一件件地解下身上的兵器,劲弓、箭矢、腰刀、短刀、匕首……然后是一件件皮甲与衣裳。

崔昭心中一紧,她与冠军侯成婚时间不长,又没什么感情,同床次数寥寥无几,对这种事仍然有点害怕,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小声问:“你会说楚语?”

匈奴男子点头,“一点儿。”

“你、你叫什么名字?”

匈奴男子却没有回答,只穿小衣走到新娘面前,“脱掉衣服。”

“嗯?”

“脱掉衣服。”匈奴男子命令道。

崔昭伸手去摘头巾,可是双臂微微颤抖,一点劲儿也用不上,头巾偏偏沉重无比,像是压在头顶的一座山。

匈奴男子帮她摘掉头巾,扔在一边,顺势抓住她的双手,说:“大家都说我熬不过三天,可我不怕,我要当你的丈夫,还要带着你平安返回草原,到时候再不会有人说你是灾星。”

崔昭看着那双坚毅深沉的眼睛,心里生出一股感激,同时确定无疑,这人在匈奴人中间地位很高。

这个夜里,迟迟不肯进入洞房的新郎是大楚皇帝。

晋城的成婚仪式早已结束,场面很大,也很隆重,一点也不输于匈奴人,韩孺子只在最后阶段出面,与新娘拜天地。

大概是为了讨好大楚皇帝,新娘完全遵循楚地风俗,盖头一直没摘。

礼官册封她为贵妃,名字一长串,礼官仍能念得抑扬顿挫,韩孺子听过一遍,一个字也没记住。

仪式结束,新娘被送进洞房,作为新郎的韩孺子,却回到大厅里继续处理政务。

晋城与外界的联系得以恢复,需要皇帝处理的奏章摞得比人还高,这只是一部分而已,还不能让别人代劳。

好在有赵若素帮忙,中书舍人说是皇帝身边的人,平时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将奏章送到太监手里,难得见到皇帝本人。

韩孺子比较欣赏赵若素,正好刘介去向邓粹传旨、瞿子晰等人还在匈奴营中,于是命他留下,随时待命。

韩孺子最初只是想将赵若素当成顾问,很快就发现此人的本事不只是记忆力超强,见识也很高,完全不像是普通的吏员。

“洛阳王坚火的奏章陛下应该优先批复。”赵若素建议道。

丑王不肯接受朝廷的官职,他在洛阳时,是在瞿子晰手下做事,瞿子晰一走,他变得无名无份,许多事情难以展开,在奏章中他却没有诉苦,只是介绍了一下安置流民的进展。

进展不是特别顺利,夏季已到,仍有不少流民滞留在洛阳一带不肯返乡,韩孺子能猜出原因,最重要的还是缺钱、缺车,北方战事一起,这两样更缺了,曾经做出承诺的洛阳商人,一发现皇帝不稳,立刻捂紧了钱袋。

“朕该怎么办?封王坚火为官?还是向河南郡下达严令,要求他们必须配合?”

赵若素拱手道:“依臣愚见,不如传旨斥责王坚火,让他待罪立功。”

韩孺子笑着摇头,“王坚火乃是豪侠,吃软不吃硬,给他官都不当,朕这边传旨责备,他立刻就会转身逃进江湖。”

“不然,王坚火并非沽名钓誉之辈,千千万万流民的性命仰仗于他,他断不会轻易放手。”

“这样的话,朕更不应该责备于他。”

赵若素与皇帝还没到无话不说的地步,唯唯地应声是,不再开口。

韩孺子看了一会公文,抬头说道:“这里没有外人,赵大人尽管畅所欲言,无需对朕隐瞒。”

赵若素这才道:“王坚火身上无官,不能以官威行事,袋中无钱,不能以财富压人,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