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部分 (第1/4页)

慈宁太后挥下手,“有劳两位大人进宫议事,今日所议乃宫中秘事,请两位大人切勿外传。”她的目光转向景耀,“景公既然回来,就不必急着离开,先在宫中住几天吧。”

景耀磕头谢恩,韩稠向申明志连使眼色,仍没有得到回应,只得一块告退,离走时,狠狠地看了景耀一眼。

出了皇宫,申明志上轿,韩稠追上来,挥手撵走随从等人,探头进轿,笑呵呵地说:“宰相大人可把我害苦了。”

申明志一脸严肃,“韩宗正差点将咱们两人都给害了,刚才在慈宁太后面前,你为何变颜变色?”

“事情明摆着……宰相大人,别说您对此一点也不担心。”

“咱们两人为何被召进宫?”

“慈宁太后要与咱们商议立储之事,而且……”

申明志打断他,“慈宁太后本人急于立储,信任咱们二人,才会召你我进宫,咱们不过顺承上意而已。如今慈宁太后心意转变,顺之者得宠,逆之者获疑。我是宰相,不好说什么,你是宗室重臣,宫里遇到喜事,你不拜贺也就算了,竟然还面露难色,慈宁太后事后想起,对你还有几分信任?信任一失,谗言乘虚而入,你拿什么自保?”

韩稠脸色剧变,抬手在自己脸上轻轻打了一巴掌,“我真是一时糊涂,宰相大人说的是,我该如何补救?”

申明志咳了一声,“你远在洛阳的时候就能讨好太后,到了京城还需要我的指教?韩宗正自己努力吧。”

申明志跺跺脚,韩稠只好退后,眼看着宰相离开,知道老滑头这是要置身事外,让自己一人战斗。

身份不同,想法自然也就不同,申明志还是右巡御史的时候,为了争夺宰相之位,接连参与冒险计划,如今却只想一切稳妥:韩稠得势,他愿意提供一些帮助,形势一旦不明,他就要退而旁观。

韩稠站在寒风中,喃喃道:“未必真有人怀孕,就算怀上,也未必是皇子,我还有机会,还有机会……”

皇宫里,慈宁太后也有同样的疑惑,但她眼下最关心的是另一件事,“景公,此刻已无外人,什么话都可以说,告诉我,是否真有妃子怀孕?”

“老奴不敢隐瞒,这只是宫中传言,三分可信,可老奴以为,哪怕只有一分可能,也要及时告知太后。”

慈宁太后点点头,“你做得没错,我会记得你的功劳。我该传召御医进宫吗?”

“事不宜迟。”

慈宁太后让随侍的一名太监去传唤御医,景耀提醒道:“多来几个人。”

“对,多来几个。”慈宁太后打发走太监,发现自己有些激动,沉默片刻以稳定心神,说:“我还是不明白,怀孕者为何要隐瞒?难道受到了威胁?”

“找出此妃,自然一切明了。”景耀等了一会,又道:“容老奴冒死多说一句,无论怀孕的嫔妃为谁,她的安全是宫里最重要的事情。”

慈宁太后恍然大悟,连皇帝都能遭到刺杀,何况一名怀孕的妃子?笑道:“景公带来的消息太令人意外,我竟然有些心慌意乱。嗯……待会御医到来,有劳景公全程陪同,务必确保一切顺利。”

这是一种信任,景耀实现了第一步计划,磕头谢恩,再不多言,更不提韩稠的事情,他明白,自己受到的信任是有条件的,如果找不到怀孕的嫔妃,如果最后生下来的是公主而不是皇子,这份信任马上就会流失,甚至会变成罪过。

景耀重返皇宫,虽然没有恢复旧职,但是已经迈出最为重要的一步,慈宁太后拨给他五名太监以供差遣。

除了皇后,十二名嫔妃都被集中在一间屋子里,她们已经听说传言,跟太后一样激动,也跟太后一样迷惑,不明白这样的大好事,有什么可隐瞒的?

景耀向众嫔妃行礼,然后道:“老奴明白,有喜的娘娘自己也不能十分肯定,所以一直隐而不说,现在也不用说什么,就让御医做个判断吧。”

太医院派来十名御医,五人获准入宫,景耀认得这些人,从中挑选三位,轮番给诸妃诊脉,如果意见一致,皆大欢喜,如果不一致,再召其他御医进来。

嫔妃们坐在锦帐后面,只露出手掌,除了景耀,没人知道帐后的人是哪一位,御医只能判断是否怀孕。

判断喜脉并不容易,三位御医无不天下闻名,最后的意见却不一致,一位什么都没检查出来,另外两位倒是诊出喜脉,却不在同一人身上。

“望闻问切,如果能让臣等询问几句,会更有把握。”一位御医提出要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