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 (第1/4页)

“哼,能有什么动静,上次的事情风头还没过去,明面上自然是安分的紧,不过暗地里恐怕小动作是免不了的!”

不知为何,李治的口气突然变得冷冰冰的。

“妾身是担心,若是有一天弘儿真的查到了什么?”

武后咬了咬下唇,轻声说道。

“唉,总有一天他会知道的,不过时间早晚罢了,朕这么多年以来都在竭力培养弘儿,没想到还是出了这等事情!”

李治闻言,神色复杂,良久之后,叹了口气说道。

“可若是真的?”

武后欲言又止,神色比刚才更加忧心。

“朕相信弘儿!若是他连那边都应付不了,朕又如何能够放心将大唐交给他!就让朕看看太子究竟有没有这个本事吧!”

李治的语气陡然变得果断冷酷。

过了片刻,武后也叹了口气,扶着李治起身回了后殿。

不过帝后都没有注意到的是,原本一直站在武后身后的上官婉儿此刻的脸上同样闪过一丝无比复杂的神色,少女咬了咬牙,朝着紫宸殿外望了一眼,似是下了一个无比艰难的决定,随即便快步走向了后殿当中……

ps:抱歉,更新晚了,向大家道歉

第一百七十三章:李弘的心思!(求订阅)

东宫。

“娘娘,太子殿下回来了!”

千儿急急的走进了内宫,屈膝向裴氏禀告道。

“殿下这是怎么了?”

裴氏刚刚放下手中的书,就看到王伏胜扶着李弘走了进来,后者明显有些心不在焉,失魂落魄。

见此情景,裴氏不由得担心的问道。

同时急步上前,扶住了李弘。

“怎的成了这样?王伏胜,还不去叫御医?”

“婉莹?”

李弘抬眼,过了片刻才醒过神来,轻声说道。

“不必请御医了,扶我过去坐下便好!”

“王伏胜!这是怎么回事?”

刚刚扶李弘在榻上坐下,裴氏便转过身,柳眉倒竖,口气中寒锋凛然。

“回娘娘,奴婢不知,太子殿下从紫宸殿出来的时候还好好的,后来在宫门口遇见了一位大人,不知殿下和那位大人谈了什么,殿下就成了这幅样子!”

王伏胜在东宫呆的时间也不短了,还是第一次见到裴氏发这么大的脾气,身子不由自主的发抖起来,跪在地上,结结巴巴的说道。

“婉莹……”

裴氏还没说话,就听见背后李弘轻声呼唤她的声音。

“殿下,妾身在!”

“王伏胜,你们先下去吧!”

李弘轻轻挥了挥手,王伏胜便急忙起身带着一干内侍宫女离开了内宫,只留下裴氏和李弘两个人。

“婉莹,我这个太子是不是做的很失败?”

片刻后,李弘率先开口道。

口气中莫名的挫败感让裴氏一阵心疼。

“殿下为何会这样想?可是哪位大人对殿下说了什么?”

裴氏一阵火起,对王伏胜口中的那位不知名的大人心中一阵抱怨。

“我这些日子,一直忙于朝局争斗,未曾做过一件利国利民之事!纵然是帮助裴将军,也是计算过利弊得失之后,为了结交军方才尽力而为,几个月前岐州洪灾。金州大旱,无数饥民向长安城涌来,但是我身为太子,却一次都未曾出城探望他们。更未曾想过替他们做点什么,反而在党同伐异,扩充势力,王大人没有说错!我这个太子当得不称职!对不起大唐万民!”

李弘没有理会裴氏的态度,反倒是自顾自的说道。

眼神中透着一股迷茫和愧疚。

不得不说。王义方的那番话对李弘的触动很大,简直是一下子抽掉了李弘所有的信心。

其实李弘心中是十分骄傲的,原主那个倒霉鬼看似风光无限,自幼被立为太子,但是实际上当了十几年的太子手中却没有积攒下来一点实力,到最后连自己的命都丢了。

而自己从洛阳醒过来之后,重建东宫六率,斗倒贺兰敏之,设计李义府,哪一件都比他做得好。

无论是李治还是其他人。对李弘的表现都是满意的态度,让李弘心中不由得有了几分自矜之意。

但是现在却突然跑出来一个人,对他说你干的这些根本比不上你以前,连提鞋都不配,如此大的落差怎能不让李弘感到羞愧。

何况在听到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