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 (第1/4页)

而所有的将士们早已经列队站好,待得李弘从帐中出来,顿时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有不解,有愤怒,有愧疚,不一而足……

“殿下,老臣许诺的事情已经完成,还望殿下不要让老夫失望!”

紧跟在李弘的身后,刘仁轨用只有两个人能够听清的声音低声说道,说罢,仿若是不经意间露出半截锋利的剑柄,口气中隐含威胁之意。

“哼!”

李弘一甩袖袍,也不说话,直接便走上了那座高台之上。

刘仁轨和他的副官则是紧随其后,跟着上了高台,在李弘的身后站定。

“将士们,本将为这几日惨死的弟兄们感到十分愧疚,心中也十分悲痛,但是与此同时,我也要说,兄弟们是不会白白牺牲的,至少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长安城内的真相,妖后武氏窥测神器,挟持陛下于九成宫,如今太子殿下在此,我等当奋力一搏,赶往九成宫,勤王救驾!”

不得不说,刘仁轨忽悠人的本事倒是不错,知道欲扬先抑的道理,先是引起将士们对于死去袍泽的关心,然后才露出自己的狐狸尾巴……

可惜下面的将士们却好似不怎么买账,刘仁轨话毕之后,虽然议论纷纷,但却皆是一副迟疑之色。

而刘仁轨显然也料到了这种情况,继续高速喊道。

“兄弟们,本将也不愿相信如此惊天大事,但是如今太子殿下在此,他乃是陛下亲子,东宫储贰,岂会欺骗我等?就请殿下将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大家!”

说罢,刘仁轨退后一步,再度回到了李弘的身后,打了个眼色,他身后的几个亲卫便悄无声息的上前一步,隐约将李弘围在了中间,成合围之势……

第三百八十九章:局势大变

李弘似是没有察觉到身后的动作一般,在刘仁轨退后之后,便是上前一步,脸色平静。

“将士们,我是李弘!今天我站在这里,想要对你们说一句,你们都是大唐的好儿郎!都是大唐的有功之臣!”

沉默了半晌,直到刘仁轨的脸上渐渐变得焦虑起来,李弘的声音方才响起,只是却让刘仁轨的眉头微微一皱,不过碍于大庭广众之下,却是不好多说什么,不过手中的按着剑的手却是越发的紧了。

只是淡淡的一句话,便已经让底下的将士们骚动起来,甚至有人因为李弘这一句话而落下眼泪来。

其实这些天以来,刘仁轨这边的情况并没有看起来那般平静如初,一直到行进到蓝田县之前,所有的底层将士们都是满怀希望,等待着自己平定高句丽的封赏,结果等来的,却是一个进攻都城长安的命令!

事实上,极少人知道,当时在刘仁轨发布这个命令的时候,许多将官,尤其是李绩和薛仁贵的亲信都无比反对,甚至于一度闯进了刘仁轨的中军大帐当中,当面质问他!

可惜在后者的铁腕手段之下,全部都被以通敌的罪名囚禁,甚至是当场斩杀……

只不过刘仁轨虽然能够压下将官们的异议,但是底层将士们的恐慌却是无能为力,这也是这么多天以来,战力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些东征的将士们,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害怕,害怕自己某一刻会成了大唐的罪人,他们心中在怀疑自己所做的是否正确,但是却无力反抗,更不敢质疑……

此刻听到李弘的肯定,可以想见心中是何等的激动。

“东征一战,你们替大唐平定了高句丽,英国公战死殉国,薛仁贵将军重伤,可是换来了大唐边境的安宁,这是你们的功勋!你们没有任何错!”

不理会刘仁轨越来越阴沉的脸色,李弘继续宏声说道。

而底下的骚动更加剧烈起来,低声啜泣的声音更多了,这些铁血沙场的汉子,在出征边疆,离开父母妻子的时候没有哭,在生死一线,视人命如草芥的战场上没有怕,但是在这一刻,却因为简简单单的两句话,而落下来眼泪。

“少说废话,赶快进入正题!”

不过刘仁轨却是察觉到一丝不对,眉头微微一皱,不着痕迹的靠近李弘一步,压低声音说道,口气中恶狠狠的,却带着一丝焦虑。

瞥了他一眼,李弘的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声音却陡然变得凌厉起来。

“可是将士们,现在还不是你们休息的时候,因为在你们当中,出了一位叛臣贼子!”

李弘骤然转身,指着身后脸色无比难看的刘仁轨。

“就是他,刘正则,他窃取了英国公的兵符,囚禁了薛仁贵大将军,阴图染指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