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几名手下追向黑衣人。留在原地的一名手下把黑衣人留下的弯刀带到二皇兄面前,恭敬地说:“二皇子,是北周皇室特用的弯刀!这刀身上有皇室的标记。”

二皇兄一脸疑惑:“北周皇室不是被诛灭殆尽了吗?怎么还有余孽?!”

二皇兄似想起了什么,顾虑地看了我一眼,随即闭嘴不谈此事。

我问起:“二皇兄,你怎么知道来城外寻我?”我很奇怪为何不是阿述或是绿丫带人前来寻我,而是二皇兄。

二皇兄扶我走向黑色骏马,说:“这事一会再和你细说。”

就在二皇兄命令留在原地保护他的手下返回京城时,我突然想起,之前救我的那人居然很像洗净脸庞后白白净净的阿述,而且对方明显比阿述大上一两岁!

作者有话要说: 史书《隋书》记载王谊前期很受隋文帝重用,后期不受重用。这中间肯定发生了一些令隋文帝不高兴的事,且没载入《隋书》里。王奉孝的事仅是我的推测,无法考究。

再次说明一下,文献皇后和隋文帝应该是开皇中期被称为“二圣”的,这里提前说了。

司医:隋朝宫中女官官名。

☆、第018章 宫中的对证

我抬眼望去,那还有如玉少年的身影。我对二皇兄说:“二皇兄,刚才有一名少年救了我。他身穿暗蓝长衣,长得很像脸庞白净后的阿述。请二皇兄派人把他寻来,我要谢谢他,并问他一些事情。”

二皇兄皱着眉头说:“此人在此出现行踪可疑,阿五莫要太轻信他人。”二皇兄把我抱上马,随后翻身上马。

我坐在马上,对着身后的二皇兄说:“就是因为他奇怪,而且还特别地像阿述,所以才要找他来问问。”

我心中怀疑那个如玉少年会不会是已“死去”的王家二少爷。也许当年王家在验尸的时候弄错了呢。王奉孝说过王奉年浸泡在水里脸庞浮肿得看不出原来的模样,只是身上穿着原来的衣服。这会不会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缘由。

二皇兄一挥手分出几名手下帮我寻找那人,带着我火速回宫,在途中我把之前遇刺的疑点告诉了二皇兄,觉得那三名蒙面人的行为实在是疑点多多。

二皇兄担心我的伤势,让我不要多言。他说待他的手下抓到那三人疑团自然能够解开。

回宫后,二皇兄让太医给我疗伤。待我处理好身上的擦伤,喝下一碗养生粥,服下宫中常备治疗内伤的药丸,更换好衣衫后,二皇兄才摒退宫人,对坐着的我说:“今日我在前往宫中的途中遇到一身狼狈不顾一切向我冲来的王奉述。”

“是阿述,他不叫王奉述了。”我提醒二皇兄,让他改口,生怕二皇兄一不小心在公爹王谊面前,叫阿述为“王奉述”,因此引起王谊的不满从而导致我与阿述见面受阻。

二皇兄非常不自然地念着“阿述”这两个字,显然他觉得这两个字太过亲切:“阿述对我说,你和他发现了王奉孝和杨颜的不良关系后,你纵马出城,仆从却没有及时发现。他正想叫仆人追上去寻你,却被杨颜唆使王奉孝把他打晕在地,待他醒来后,发现自己被关在城西一处房屋里,听到屋外杨颜和王奉孝之间骇人听闻的阴谋计划……”

“……这两人一面让人误导你的仆从,使仆从往错误的方向寻你,一面关起阿述让人寻不到他。他们接着的计划是杨颜进宫向母后告发,说阿述对你已生私情带着你往城外私奔,王奉孝则佯装被妻子抛弃的苦汉,去城外寻你。”

“太可恶了。这是恶人先告状。他们怎能这样颠倒黑白!”我气愤地站起身来,才注意到二皇兄根本没有叫四皇姐为“四皇姐”而是叫她“杨颜”,直呼其名,可见二皇兄心里厌恶她厌恶得不行。

我之前因王奉孝与四皇姐对我的背叛痛苦万分,现在听到二皇兄所说之事后,悲痛完全被愤怒所取代!我为何要为这两个人伤心难过,他们根本不值!

二皇兄让我坐下,然后接着说:“我闻后觉得此事太过骇人,一开始并不信阿述所言。没想他对我下跪并对天发誓,不但让我派人寻你,且愿意冒险入宫亲自与杨颜对峙。我见他如此,不似作假,便信了他……”

“……因我担心你的安危,决定亲自带人寻你,并把我的宫牌留给阿述,让他先入东宫寻求大皇兄的帮忙,再由大皇兄带着他求见母后,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毕竟母后不是一般人能够见到的。”

“那现在情况怎么样了,阿述他们在哪里?” 通过二皇兄的只言片语,可以想象阿述从杨颜手中逃离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