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一提到曹操想娶仁公主,杨林忿然作色,不顾自己有些失态,道:“现刘表掌控江东,曹操哪能起兵攻吴,难道不怕腹背受敌?从一开始,他就只是打算威逼利诱,让孙将军将仁公主嫁给他,好让东吴永远臣服!”

诸葛瑾诧异不已,杨林虽怒,但所说句句在理,有些甚至连自己也没有想到,思索再三,才道:“如此说来,联姻与否,并非娶一人而已,而是代表我东吴的态度?”

杨林干脆说道:“曹操狼子野心,哪会与我江东共分一杯羹?他让我江东服软,等平定天下之后,再来对付我们,昔日齐国也和秦国联盟,可是结果如何?前车之鉴,不可不防,和曹操之间,我们除了一战,别无他法!”

诸葛瑾道:“杨先生所言,令瑾茅舍顿开,瑾这就去向主公言明其中的利害关系。”

诸葛瑾告辞离开,仁公主埋怨道:“杨林,你说话太不知轻重,曹操与我江东之事,你身为小小郎官,哪能妄加议论?若诸葛瑾到兄长面前说你妖言惑众怎么办?”

杨林道:“不才为公主之事,万死不辞,若主公真怪罪下来,就让不才一人承担吧。”

杨林恭谦之极,仁公主哪能对杨林再有怨言?心想一切的祸首,便是因为自己身为女子,若自己是男儿身,那么只消上阵杀敌,便能救国于为难,可是女子却对此无能为力,只能作为交好曹操的筹码!

翌日,孙权在书房单独召见诸葛瑾和张昭两人,密议应对曹操之法。

诸葛瑾将昨日从杨林那儿听到的看法当做是自己的意见说了出来,道:“主公,当今之势,郭嘉之死已然并不重要,无论他是否死在东吴境地,曹操与我方之间,必有一战,郭嘉之死只是被曹操借用的理由罢了!而曹操要侵我东吴,必先平定荆州,若刘表投降曹操或是战败,曹操就将把矛头转向我方,虽敌强我弱,但对我方来说,可有一至两年的准备时间,可以以逸待劳,双方胜负,犹未可知。”

孙权沉默不语,诸葛瑾之言句句在理,而是否与曹操开战,正是孙权心中矛盾之处。

张昭道:“子瑜所言甚有道理,但曹操势大,就算真有一两年的准备时间,我方的胜算也微乎其微,而江东百姓,必将深陷战火之中,东吴之繁荣,必将荡然无存。看北方诸侯,但凡与曹操顽抗者,袁绍、袁术、吕布、公孙瓒,哪一位不是落得凄惨下场,倒不如顺从于曹操,还可保全身家性命,坐享荣华。”

诸葛瑾毅然道:“投降曹操,对于我等臣子来说未尝不可,我等若降,还能够混个一官半职,但若主公投降,只会被发配至偏远之地,虽保有身家和富贵,但却要一辈子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

诸葛瑾的话如同针一般刺进了孙权的耳中,的而且确,张昭、诸葛瑾等人颇有才干,若降说不定还能得到曹操的重用,但自己这位称霸一方的诸侯却万万不能降的,若降,只怕会被曹操秘密的杀害!

思索再三,孙权问道:“或战或降,真无第三条路可走?”

张昭瞧了诸葛瑾一眼,上前一步,慎重道:“还有一招缓兵之计可行。”

孙权问:“何为缓兵之计?”

张昭道:“昔日大汉兵力不及匈奴,至高祖白登之围以来,近百年一直势弱,不得不和亲于匈奴,但匈奴狮子大开口,说和亲之公主皆是赐封,却未有真正的金枝玉叶下嫁匈奴,面对挑衅,汉景帝忍痛割爱,将自己最亲爱的南宫公主远嫁匈奴,这才换来了大汉十数年的喘息之机,到了武帝登基,兵力日盛,这才打败了匈奴,将匈奴驱赶至漠北!”

孙权不满道:“说来说去,尔等还是想让孤将仁嫁给曹操。”

张昭又道:“将仁公主嫁给曹操,是无奈之举,只有这样,方能让我东吴有喘息之机,曹操灭了刘表之后,就不会对我方动武,便会直指西川,如此一来,少则五年,多则十数年,曹操不会为难我们,我们才能够休养生息,增强实力,到时候在与曹操为敌,就有胜算了。”

孙权问诸葛瑾道:“子瑜,你怎么看?”

诸葛瑾道:“若真将公主嫁与曹操,倒是一个安抚曹操的办法,届时孙曹联盟结成,曹操一时是不会对我方动手的,而曹操东征西讨,向我方借兵,我们也可只借些老弱残兵给他,当曹操平定了荆州,又进兵西川、东川,只怕会耗上许多年,如此一来,我方便有了充足的准备时间。”

孙权想了想,道:“如此说来,将仁嫁给曹操,只是在表面上承认孤顺从于曹操,而背地里,孤却能够捅曹操的刀子?”

诸葛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