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虽然和真实人物比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但是仁公主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这张面具所指的是谁了。

“莫不是,刘皇叔……”

杨林笑道:“公主殿下好眼力,此人正是刘备、刘玄德!”

那位茶客所模仿之人,正是刘备,当前的刘备混得并不如意,北方的军阀混战,刘备并没有捞到半点的好处,反倒是得罪了曹操,和自己的一干手下,处于逃亡的境地。

此时的刘备,寄居在刘表之下,可以说是苟延残喘。

模仿刘备的茶客,一到了台上,不等众茶客发问,就率先来了一番“自我介绍”。

“我乃刘皇叔是也,昔日,为战吕布,我归顺曹操,可好景不长,曹操不能容我,我便归顺袁绍,可袁绍也不经事,惨败曹操,我只得朝南逃窜,现居于刘姓宗室门下……”

事实上,此时的刘备,给江东民众的印象,便是东躲西藏的老鼠的形象,在民众们的心目中,他根本就比不上荆州的刘表,更不用说是曹操了。

所以,在“经略”这间茶馆里,戴上刘备的面具上去的茶客,倒是非常的少。

茶客们对于刘备也不太感兴趣,问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那位“假刘备”匆匆的表示了“我乃汉室宗亲,终有一天,会在此崛起”之后,便悻悻的下去了。

下一位上去的茶客,模仿的却是西凉马腾……

虽然效果一般,但是仁公主却从里面瞧出了趣味,说道:“杨林,果然如你所说,这间茶馆有趣得紧,我在宫中,还从来没有遇见过如此好玩的玩意儿。”

仁公主听得兴奋,注意力还是关注着下一位的模仿者,因为西凉马腾可是一位厉害的主儿,身处曹操的西北,若出兵,便可直捣长安洛阳,这可是曹操政权的核心所在。

在江东众臣的意见中,也不乏有联合西凉马腾,共抗曹操的计划,若真能如此,曹操腹背受敌,他就算有再高明的军事才华,也只怕落得个惨败的下场。

仁公主关注于茶客们的互动,不过此时的杨林,却分散了仁公主的注意力。

“公主殿下,马腾虽手握重兵,但并非治世之人,只能算作是一方军阀,在文治上,他与曹操差距甚远,在武力上,他甚至比不上自己的儿子,所以这样的人物,是无法在乱世中立足的。”

以孙仁公主目前的立场来看,西凉马腾算是一方枭雄,可不像杨林所说的那么难堪。

“杨林,你菲薄天下英豪,在我面前说说也就罢了,倘若让我兄长听到,只怕你这个门下书佐,再也受不到兄长的重用了!”

仁公主出言讽刺杨林,但是杨林并不在意。

“公主殿下,不才所说之事,自然毫无根据,但公主也不能妄下定论,日后之事,只有真到了那个时刻,才能见分晓。”

杨林的话,给了双方台阶下,仁公主便不再搭理他,专注于茶客们的谈论。

西凉马腾手握重兵,因此东吴的文人们,对这位枭雄都非常的推崇,连番的盘问,众人都认为,马腾就算不出兵攻打曹操,守着自己的一方领土,与曹操分庭抗礼还是绰绰有余的。

当模仿马腾的茶客下去之后,仁公主将脸转向杨林。

“杨林,你说马腾不成气候,那么在你的心目中,谁人能称雄?”

杨林微微一笑,这位弓腰公主,虽然表面上装着漠不关心,但是她还是非常在意自己的评价。

于是杨林正襟端坐,说道:“公主殿下,昔日曹操曾邀请刘备,煮酒论英雄,不才虽籍籍无名之辈,但承蒙公主抬爱,问不才对天下英雄的评价,不才就姑且说下,若是说错了,公主殿下请勿责怪才好!”

仁公主将注意力全放在了杨林身上,虽然她不太赞同杨林关于马腾的评价,但是仁公主的心中很清楚,杨林目光如炬,看时势看得很准,说不定杨林所说,才是真知灼见!

“公主殿下,当今天下,曹操已灭袁氏,称雄于北方,纵观天下英豪,能与曹操抗衡的,不过数人而已,西凉马腾、荆州的刘表刘备、西川刘璋,还有就是我东吴。”

“……”

杨林逐一分析,而仁公主也安分的听着。

“但是,虽然众枭雄实力不弱,但每一位主公的能力,却是良莠不齐,马腾拥兵自重,却无规矩,因此不能长久,汉中张鲁、西川刘璋,虽也称霸一方,但能力不足,所以也非霸主,刘表体弱多病,只怕命不长久,倒只有刘备,正值壮年,手下能人异士众多,可以与曹操相抗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