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 (第1/4页)

法正问道:“依吴先生的意思,当如何是好?”

吴湘道:“我认为,应当在成都城内,建立东吴商会,建立商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商人的合法权益,而在建立了商会之后,那些来成都城内做买卖的生意人,也可以到商会中休憩。

商会也会为东吴的商人和蜀中的商人们的交易提供平台,保证交易的公平,避免那些不法之徒趁势作乱。不仅仅是我东吴,成都城内的商人们若是要做生意,苦于没有机构保护,也是可以设立商会的,法大人,你意下如何?”

吴湘说得言之有理,纵然是法正,也实在找不出反对的理由。

既然已经通商了,那么对于经商的商人们,自然是要进行保护的,而靠谁来保护,吴湘的意见无疑是最好的方法。

于是法正点点头,便同意了吴湘在成都城内建立东吴商会的想法,他还将此事向刘备禀告,也得到了刘备的认同。

第三章国宴

为了维护成都城内的商贸顺利的进行,东吴的特遣商人吴湘在请示了法正之后,在成都城内建立了东吴商会。

东吴商会,顾名思义,便是东吴的商人们组成的联合会,商会的成立,为的便是维护市场的秩序,并保护东吴商人的合法权益。

但凡要加入商会的商人,必须按月给商会缴纳会费,会费很低,并且商会对商人们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因此东吴的商人们,纷纷踊跃加入商会。

而蜀中或是荆州一带的商人,也有不少想要加入东吴商会的,但是商会都以“东吴商会只接纳东吴的商人”为由拒绝了。

作为商会的筹建者,吴湘当仁不让的成为了商会的主席,而东吴商会在成都城内的选址,也是颇为讲究。

吴湘花了大把的金钱,在成都城内的闹市区买了一块地,在地购置完毕之后,吴湘便命人大兴土木,修建商会的大楼。

东吴商会的大楼,按照设计图来看,足足有四层楼高,除了必要的商会的办事处之外,还有能够让东吴的商人们休息的住所,还有供吃的食堂。

大楼的一楼,便是宴会大厅,修得非常的气派。

从商会大楼开始动工,法正就关注着这栋大楼的建造,见这栋大楼越修越繁华,就连法正也不免感叹!

“前不久,子乔与公祐曾出使东吴,说东吴主公竟然以番薯相赠!于是两人回来之后,说东吴甚是贫穷,我也信以为真。但是今日一见,这栋东吴商会,足可媲美宫殿,放眼成都城内,比这奢华的建筑。只怕屈指可数。”

在法正身旁陪着的,正是吴湘。

吴湘也叹道:“法大人有所不知,商人买进卖出,赚取利益,这不失为正当营生,昔日吕不韦曾说过,经商之利,百倍。因此商人多富足,但是自古以来,无数的君王却看低商人。所谓士农工商,商人却是排于社会的底层,是以商人虽然有钱,但是却得不到世人的尊重。

所幸的是,东吴之主孙将军看重商贸,自她成为主公之后,为商人们大开方便之门,不让商人们受人歧视,因此东吴之地的商人们。都以孙将军为再生父母,每日焚香祷告,唯恐孙将军有事。”

法正一想也对,这些商人们的确有钱。而当他们有了钱,又有了社会地位之后,自然就会想方设法的显摆一下,那就是出钱建这么高的大楼。这么奢华。

换句话说,这不正是向世人们宣示商人的身份和地位吗?如果自己也是商人的话,一定会对东吴的主公感恩戴德的。相信这些商人们为了合法的经营,也没有少给东吴的主公好处,难怪东吴一方,总是那么迫不及待的想要使吴蜀通商,只要吴蜀通商,那么就会创造出源源不断的利益,这些利益,都被东吴的主公收入了自己的口袋了。

东吴商会的大楼,足足修了两个月才竣工,在竣工后,吴湘便以东吴商人的名义,宴请成都城内的官员们。

虽然大小官员们对于东吴的商人们的邀请显得不屑一顾,但也有颇为支持的,前来赴宴的官员们,共有十余人,其中名气最大的,自然就是蜀郡太守法正。

东吴商会的建立,是法正一手促成的,他和吴湘的私交也是不错,因此号召诸位同僚也应东吴商人们的邀请,若不是法正的话,只怕前来赴宴的官员们还要少。

既然有这十几位成都城的官员来了,吴湘自然非常高兴,连宴席的规格,也提升了不少。

吴湘邀请法正坐了主席,而自己和两位侄子则坐在陪席的位子上。

宴席开始了,首先便是歌舞,这是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