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 (第1/4页)

铸剑师领命而去,于是便开始了铸剑,铸造第二柄剑,和铸造第一柄剑的过程几乎是一致的。

不过,在将铁水倒入到磨具当中,剑体成形的时候,杨林却浑然不自觉的走了过去,将一把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弄来的颗粒撒入到了剑体当中。

待杨林回来之后,孙仁便道:“杨林,你所说的神兵利器,定然是和你刚才撒入剑体中的粉末有关吧?单单是一把粉末,就能使一柄剑成为神兵利器?”

杨林笑道:“主公,你可千万别小看了那把粉末,要铸造神兵利器,那样的粉末是非要不可的!”

孙仁不言,静等铸剑师将剑铸造完毕。

和之前那柄剑的工艺完全一样,铸剑师在剑体成形之后,便又精心打造,随后,就将打造好的铁剑放入到水中冷却,冷却完毕之后,便将剑递到了孙仁的手上。

孙仁反复打量这一柄新铸造好的剑以及上一柄剑,她却没有发现两柄剑之间有什么区别存在。

杨林笑道:“主公,一柄剑是否是神兵利器,看的不是它的外表,而是它的内在,昔日闻名天下的干将莫邪,其外表也不过尔尔。同一位铸剑师所铸造出来的剑,在外表上自然看不出什么两样,至于那一柄剑是神兵,而那一柄剑是普通的剑,只要一试便知。”

在杨林的建议下,两柄剑,孙仁和杨林各持一柄,由于杨林是书生出身,并非武将,身上也没有什么武功,因此杨林所持的那一柄剑,自然就是后出炉的那一柄,而孙仁手中的,则是先出炉的那斌长剑。

两人站好了位置,只等孙仁一声令下,两人便同时挥剑。

只听得“叮!”的一声响,孙仁手中的剑,竟然只是一次碰撞,就从中断为了两截……

第二十四章退位

自己手中的剑断了,这也在孙仁的预料之中,毕竟自己与杨林比拼剑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杨林手中的那柄剑,比起孙仁手中的这柄剑更加的坚硬和锋利。

正如杨林所说,他手中的这柄剑算得上是一柄神兵利器,但是这柄神兵利器,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却是孙仁最感兴趣的问题。

明明锻造的工艺都是一样的,但是却因为杨林所加的那一把粉末,使得所锻造出来的剑,在坚硬的程度上大相径庭。

也就是说,问题就出在杨林所加的那一把粉末身上……

于是孙仁径直说道:“杨林,你手中的这柄剑,之所以能够被称之为神兵利器,定是与你所加的那一把粉末有关,现在你总可以说了吧,你所加的那一把粉末,究竟是何物?”

杨林也不隐瞒,说道:“主公,其实微臣所加的,并非是什么新奇的玩意儿,而是一把碳末而已。”

“碳末?”

关于碳末,孙仁也是知道是何物的,毕竟杨林要配置火药,也是需要木炭的。

只不过碳末是一种用来燃烧的物体,它却竟然能够起到使兵器变得坚硬的效果,实在令孙仁无法想象。

杨林又道:“这并非是什么高明的伎俩,当初张骞出使西域,路经匈奴的锻造房,见匈奴的铁匠在打造兵器的时候,都会在兵器中加一把粉末,而这种粉末,便是碳末。

张骞带来了宝贵的资料,因此汉武帝命大汉的锻造师们,在打造兵器的时候,都加一把碳末进去,是以后来的大汉军队,能够成功的战胜匈奴的骑兵。不过,对于在锻造兵器时加入碳末进去的方法,汉武帝却并未公之于众,这大概是因为害怕藩王们找到了打造强兵利器的方式,以图谋反之事。

不过虽然汉武帝对于此种方法守口如瓶,但是却也不胫而走,至少传进了微臣的耳朵里面,将碳末加入进刚刚打造出来的兵器中,能够使铁生成一种更加坚硬的物资,而这样的物资。便是锻造出神兵利器的原料。”

杨林解释了一番,孙仁也终于听懂了。

孙仁说道:“杨林,照你这么说来,是要将此种锻造兵器的方法,用于到组建军队上吧?”

杨林道:“主公,微臣正是此意,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东吴的军队更加的强大,当然。要锻造出那么多数量的兵器,短时间内是不能够完成的,如果可能的话,首先要将近卫军这支部队用新的兵器和铠甲以装备起来。”

孙仁笑道:“现如今。近卫军已经大出风头,其实力,几乎在全天下范围内都无人能敌,你再将他们的装备加强了。究竟是想组建出一支什么样的部队?”

杨林笑而不语,又有谁会在意自己手底下的军队太过于强大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