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 (第1/4页)

而庞统也喜闻乐见,他可不想看到杨林沮丧,希望杨林能够重新振作,好让自己又见识到更加新奇的事物——从现在来看,大概自己的愿望,很快就能够实现了。

在祭奠完荀彧与张辽之后,杨林便马不停蹄的去见孙仁了。

孙仁在书房中,正愁着杨林为何还不来见自己。

杨林来后,孙仁便让旁人离开,自己和杨林,在书房中密谈。

孙仁道:“杨林。如今曹丕反悔了,他不与我东吴通商,我东吴也奈何不了他,我知道你的情绪定然不佳,但是若你能来到我这书房之中,便说明你已经没有大碍了。”

杨林笑道:“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仁,若是事事都如我自己所料,那么这天下。还有什么乐趣?正是因为了诸多的不确定性,才使得这天下有趣多了,不是吗?”

杨林又恢复了以往的模样,孙仁也颇为欣喜,便又道:“杨林,照你这么说来,你是又有了新的策略了,那么我倒想问问,你的策略究竟是什么?是否是由我东吴大兵压境。趁着曹魏攻打蜀汉之时,偷袭曹魏的后方?”

杨林摇摇头,道:“仁,若是以战争就能够解决的事情。我又何必那么煞费苦心,去和曹魏通商呢?虽然现在曹魏已经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对蜀汉的战争上,其后方空虚,但是纵是我东吴偷袭。也没有办法获得全胜,充其量,也只不过是夺取几座城池而已。若要灭掉魏国,这还远远不够。

曹魏虽然调集的大部分的兵力到了汉中,但是若我偷袭后方,他们一定会撤军防守的,而以蜀汉的兵力,纵然是曹魏撤兵了,他们也是不会趁势追击的,一旦曹魏的援军一到,我东吴就失了先机,要想灭掉曹魏,就几乎不可能了。”

孙仁听了杨林的话,觉得与自己所想的有极大的差别,于是问道:“杨林,如今我东吴兵强马壮,怎么会灭不了曹魏?要知道,我东吴的近卫军,可是仅仅凭借着一万人的数目,就击败了刘备的十万大军!”

孙仁的自信,除了当下东吴经济的繁荣之外,还包括杨林所精心培养的这支名为近卫军的部队,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再吴蜀双方的长沙之战中,近卫军所展示出来的战斗力,令人瞠目结舌。

于是孙仁有理由相信,依靠着这支部队,便能够将整个天下都打下来!

但是杨林的想法,却和孙仁不大一样,只听得杨林道:“仁,事情并没有你所想的那么简单,你说我东吴的近卫军战力极强,那只是相对于蜀军来说,而在曹魏一方,却有着非常强大的骑兵,名为虎豹骑,虎豹骑的强大,在当今天下是出了名的,我军切不可掉以轻心。

还有一点就是,我东吴是与曹魏签订了互不侵犯的和约的,按照和约上的说法,我东吴是不能够偷袭曹魏的后方的,若是偷袭了,便会失信于天下人,若是就此取得了天下还好,若是被曹丕给击退回来了,那么曹丕便可以借此大做文章,到了那个时候,我东吴只怕会被全天下人所唾弃。”

杨林详述了攻打曹魏的利害关系,使得孙仁意识到,原来之前自己一直将事态想得过于简单了。

既然一时片刻没有办法将曹魏灭掉,孙仁便又向杨林问道:“杨林,照你这么说,我军应当如何,才能够灭掉曹魏?”

杨林向着孙仁比出了三根手指头,道:“我东吴若想灭掉曹魏,定然要具备三个条件,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只要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没有满足,都没有办法将曹魏给灭掉的。”

孙仁问道:“哪三个条件?”

杨林道:“其一,便是曹魏的经济大损,国家入不敷出,境内的百姓们吃不饱饭,而国家对此,一点办法也没有。”

孙仁道:“那岂不是和现在的蜀汉一样?”

杨林点点头,道:“正是如此,事实上当蜀中一带爆发蝗灾,并且刘备在长沙打败的时候,蜀汉事实上就已经名存实亡了,是因为靠着我东吴的救助,才使得蜀汉政权存在了下来。

至于为什么要保留这个政权,是因为对于我东吴来说,蜀汉根本就微不足道,而且我们也需要一方势力,去吸引曹魏的仇恨,不然的话,曹丕只会将所有的精力全放在我东吴的身上。

不过曹魏一方的实力毕竟雄厚,合肥之战中,我军虚耗曹魏国力之事,这才初具成效,在曹操西征马腾和张鲁之后,曹魏的国力一落千丈,这才有了灾民聚众造反的事情发生。

但是。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纵然是曹魏一方国力受损,但是要使他的经济彻底崩溃,却没有那么简单,若是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