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 (第1/4页)

“你打江山多年,多亏何人?”杨秀清翻着白眼询问跪在地上的洪秀全。

洪秀全心中暗骂这个东王装神弄鬼,嘴上却恭敬的说道:“儿代天父统率万民,共仰天恩,全仗着四弟一力扶持,四弟功劳甚大!”洪秀全心想这回又被杨秀清讹一笔了。

鬼上身的杨秀清点了点头,突然声色俱厉的大声喝道:“小子既知你四弟如此大功,却为何只称九千岁?”

洪秀全一听,全身毛发悚然,冷汗直下,大骂杨秀清这是要篡位谋逆啊,心中愤怒却又无可耐何,只得答道:“天父教训的是,四弟于天朝有大功劳,理当也称万岁!”

殿中众臣一时间闻此变故,莫不是惊得目瞪口呆,谁心里都明白,这杨秀清真的是要谋反了。有的人甚至回想起东王府参护衙门前的那一幅对子“参拜天王,永为我父;护卫东王,早做人王。”看来这杨秀清谋逆之心由来已久啊!

杨秀清嘴角微微一动,又接着问道:“你四弟即为万岁,那东世子又何止千岁?”

洪秀全料不到杨秀清这次把事情做绝了,得寸更要进尺,无奈现在天京城内兵权全在东殿手中,只好咬着牙道:“四弟即为万岁,东世子亦为万岁,而且世代都是万岁!”说到这里心中气闷,差点晕过去。

杨秀清看看差不多了,闭着眼睛摇晃了几下,大呼一声:“我回天去了!”一下子又摔倒在地,不停的抽*动起来,洪秀全领着大小臣工跪在地上,看着杨秀清在地上滚来滚去,抽个不停,人人心中都是忐忑不安,不知道这个东王清醒过来会干什么事情。

直过了好一会,杨秀清眯着眼睛看看差不多了,才长叹一声,慢慢从地上爬起来,眼看天王还跪在自己脚下,连忙一把扶起,关切的问道:“胞兄怎的如此大礼?父亲又来过了?”

洪秀全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缓缓道:“胞弟说言不假,适才天父下凡,令我等齐尊胞弟为‘万岁’呢”,说着他目不转睛的盯着杨秀清。

杨秀清故做吃惊,连忙跪下口中大呼死罪:“小弟何德何能,怎敢如此僭越?想来天父随便说说,胞兄万万不可放在心上,小弟也断不会做出此等有违臣礼之事!”

相关史实:

1、这一章其实与历史有一个大的出入,杨秀清逼封万岁之事其实不是在天王府,而是在东王府,小说为了叙述考虑,做了一个时空转移,请大家理解。另外杨秀清是否逼封万岁在资料中也没有明确的记载,小说采用《李秀成自述》中的叙述来架构清节,其实查阅记录天父下凡事的《天父圣卷》记录,丙辰六年有三月初五日、六月初九日、七月初九日三条天父下凡记事。并无只字记有逼封万岁事。而七月初九日这一条,全文记道:“丙辰六年七月初九日早,天父劳心下凡,诏曰:‘秦日纲帮妖,陈承瑢帮妖,放煷(火)烧朕城了矣,未有救矣。’”午时,天王御驾至九重天府(称东王府)。天父复劳心下凡,降圣旨云:“朝内诸臣不得力,未齐敬拜帝真神。”诏华,天父回天。七月初九日这一天,距七月二十七日天王诛死杨秀清只有十八日。如果那日天父下凡确如此说,杨秀清早就应该把秦日纲和陈承瑢给宰了,而且当时陈承瑢乃是东殿亲信,何至于说这些话呢?更不至于被人暗算,内外接应,深夜被包围,睡在梦里就被杀了!显然,这一日天父下凡圣旨是洪秀全刊刻《天父圣卷》时写的。他之所以要写这些,是为他于杀韦昌辉后,并杀秦日纲、陈承瑢提出根据,断不是那一日天父下凡的圣旨。这也就显然可见当时天父圣旨所记杨秀清假托天父下凡,命令洪秀全到东王府封杨秀清那日天父圣旨和记事是给洪秀全给改了,因此天京变乱的最大黑手,其实正是洪秀全本人!

第九十四章:天京变乱(三)

第九十四章:天京变乱(三)

洪秀全回头看了一眼大殿内鸦雀无声,个个瞪了大眼看着他们两个的臣工一眼,朗声道:“即日起,朕是万岁,东王亦是万岁,此乃天父旨意,各位卿家务要尊令改称,否则云中雪!”说罢扶起杨秀清,轻声鼓励。

殿中大臣们一听天王都认了,自己还较什么真呀,这个时候各人都清楚,多说一句话,站错了队那真的就是云中雪了,于是呼啦一声全都跪下大呼“天王岁万,东王万岁!”

杨秀清掩不住心中的激动,得意之情溢于眼角,站在高阶上傲然的看着阶下跪了一地的大臣们,在他身后的洪秀全默不做声,冷冷的看着意气风发的杨秀清,停了一会缓缓道:“胞弟,此事乃天父亲口旨意,我看非得大操办一下不可,八月十七乃是兄弟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