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 (第1/4页)

王财点了点头,示意他先等等,扫了一眼殿内地大臣道:“行政上的事情各部都回去拿出一个未来五年地发展计划,报到内阁审批,天京空置的前朝王府很多,都可以改建,暂时用不上的就卖掉,徐寿,你们搞洋务的要派人去江北考察一下,制订一个适合江北的办厂计划,我认为还是以矿业为主,山西煤不少,将来搞机器工业,燃料不能缺,这事情你和华衡芳也要开始办了,最好和林福祥一起讨论一下,如何让北煤南运。 ”说完又补充道,“各部的五年计划一个月内上报内阁。 ”说完王财朝葛海华点了点头。

“皇上,如今迁都天京,为了国都安全,总参建议朝廷拨款修筑江防要塞,并在镇江到下关增修炮台三座,此外崇明岛扼守海口,也应增设炮台两座。 ”

王财摆了摆手道:“这事我想过,炮台要建,但是用不了这么多,与其把钱花在自家门口,还不如投资水师,御敌于国门之外,你看英国人在家门口修了几座炮台?天京虽然为都城,但真要有外敌入侵,我也不会因为都城危急而放弃抵抗,迁都再战,怕什么?所以当下要做的事情不是修炮台,而是扩大海军,我听说英国人已经有蒸汽铁甲舰下水了,这方面我们落后了很多,未来二十年内,我要把帝国水师建成一支仅次于英国海军的大洋舰队,也就是二十年造舰计划,而这个计划又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消化西方先进的造舰技术,第二步是自行仿制,第三步是设计咱们自己的战舰,并形成系列,大规模建造。 英国人赠了我们三艘蒸汽战舰,我已经给舟山、马尾造船厂各调了一艘,让他们去研究这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等两造船厂恢复后,马上动工仿制,二十年,二十年我要看到龙盾帝国旗高高漂扬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总参各部的将领人人听得血脉喷胀,心旷神怡,有了皇帝的全力支持,他们仿佛已经看到港湾内一艘艘巨大的战列舰挺立着伟岸的身驱向他们驶来,作为军人,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他们兴奋的呢?王财也和他们一样,眯缝着眼睛继续道:“我们不但要有足够的力量保护我们的万里海疆,还要有力量参与到世界的竞争中去,什么叫大国?有实力才是大国!”

“皇上,这需要坚实的工业基础啊!”徐寿忍不住站出来说道,“臣虽然不明白造舰的原理,但是臣听说仅仅是蒸汽战舰上用的蒸汽机就与工厂中的不一样,听说还有水管锅炉与火管锅炉之分,这都需要皇上先强化帝国的工业基础才行啊!”

徐寿的话如同一盆冷水,立刻把王财的热情浇灭了,他眨了眨眼睛,呆了半天才道:“原来军舰上的蒸汽机和工厂的不一样?”

“是的,皇上,臣听说西洋有三种用于战舰的蒸汽机,”朱永华站起来欠了欠身道,“一种是对密闭的水容器加热,这种办法效率低下,基本被淘汰了,第二种是将加热的管道通过装满水的密封容器,使水沸腾而产生蒸汽,这就是火管锅炉,第三种恰恰相反,是加热装水的管道,使水沸腾产生蒸汽,事实上这三种技术臣也只是听说,从来没有见到过,而且造这种蒸汽锅炉需要高强度的钢铁,据我所知,目前我们的冶金工业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

PS(不记入正文字数):昨天发的一章中,王财对中医有一段不恰当的评论,这不是王财的无知,而是锄头的无知,在这里感谢梵天秀川朋友在书评区热情的指出了这个问题,锄头随后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确认了梵天秀川兄说的完全正确,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伟大成就,其中精髓绝非锄头这个外行所能理解的,在这里向读者朋友们道歉,并感谢梵天秀川兄的点评,谢谢。

第229章:工业计划

第229章:工业计划

第229章:工业计划

王财呆了半晌才缓缓道:“这么复杂?那这几年我们的造船厂都在造什么?难道一点经验积累都没有?长江上跑的小火轮船呢?那不也是蒸汽动力吗?”

“皇上,臣有愧皇上厚望,事实上长江水师的蒸汽动力还是朱大人所说的第一种方式,”华衡芳红着脸道,“而且臣等也发现这种蒸汽机效率太低,目前正在对其进行改进,但是仍没有什么进展。 ”

“那你们的意思就是说,舟山、马尾造船厂的人就算把英国人两条船给拆了,也很难弄清楚他到底是怎么造出来的?”王财显然有些不相信。

“恐怕是这样的,”徐寿无奈的点了点头,“两大造船厂是英、普两国援建的,英国人藏私,只是把制造大型风帆战列舰的技术告诉了我们,而新式铁甲蒸汽舰却一个字也没有说过,最多只是同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