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 (第1/4页)

此时一个个都知道永福公主的厉害了。

严舒锦这时候才让人召了商人入公主府,如今这些商人都老实了,心中恨不得多舍一些钱财,只想着早日离开福州这是非之地。

倒是有些人却打定主意留下了,就凭着永福公主的手段,蚊子都能刮下二两肉的性子,跟着绝对亏不了本。

严舒锦也没有为难这些商人,让人上了好茶,直言道:“都说买卖不成仁义在,总不能强留着人在福州做生意,你们愿意留的就留下,觉得不合适的就到我这里领了文书,直接回去,说是我打发的,想来伯父也怪不到你们身上。”

说完严舒锦也没有留饭,直接走了,这些商人目瞪口呆的,再也没想到永福公主是这样的性子,可是闻言心中又有些不安了,怕被永福公主记恨,倒是有家着实不想留下,置办了厚礼送到公主府,顺顺当当领了文书走。

剩下的人见永福公主真的没有为难,也同样置办了厚礼。

这些商人中有些是走了关系想着等海运开了,来占先机和便宜的,只是没想到便宜没占到,反而舍了不少家底出来,偷鸡不成蚀把米的。

等把这些收拾妥当了,方姑姑也要回京了,严舒锦给家中收拾了不少东西出来,方姑姑是跟着官船一并走的,来的官员中有一部分是留下的,有一部分只是来了解情况的,毕竟当初叛贼围困公主府,朝廷不可能不管不问的。

在那些挨打的世家子弟还没回京的时候,严舒锦的奏折已经先一步到了。

严舒锦参了这些人诸多罪状,每一条也都有证据,甚至还带了证人去,哪怕这些人家的长辈一时间都不好帮着说话。

其实不管这些人做错了什么事情,严舒锦的意思已经明明白白告诉了所有人,福州她是绝对不允许世家踏足的。

而且态度是极其强硬的,甚至奏折上直言,再有下次决不轻饶。

如果旁人说决不轻饶,这些世家只会冷笑,他们去的又不是一家两家,还想怎么不轻饶,可是说这话的是永福公主这个杀才,她说的不轻饶任何人都不敢轻视,如此一来参永福公主的奏折像是雪花一样源源不断送到了严帝的手中。

严帝却全部押着,而张家送入宫的女儿,直接被皇后和太后接连斥责,身上的嫔位更是一落到底,虽然没被打发到冷宫,却也差不多了,而等那些世家子弟回京后,还没到家中,就被人全部抓了关押起来。

第227章 磐石包子的疑惑

严舒锦并没有急着让人去挖金矿; 毕竟刚剥了那些世家子弟一大笔钱财; 孙桥把军营建在了那附近,军营重地乱闯的都是格杀勿论的。

福州附近的倭寇和那些投靠倭寇的人都被杀了; 而且在请示过严舒锦后,那些人的尸首被筑了京观; 而选了匪首的人头送到了京城之中。

赏赐很快就下来了,还有严帝让工部送来的兵甲。

而福州的虾酱、果干这些也都有了销路,虽然海运还没有开; 可是福州这边已经繁华了许多,因为朝廷已经选了几处开了互市; 严舒锦还让人组了商队,把一些货物护送过去贩卖。

有人上报了朝廷; 不过严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根本没搭理,福州那边也是正经做生意; 公主也没有随意离开封地; 再去追究难免不讲道理。

而且自从严舒锦去了福州,福州也开始交税了; 不仅如此,严舒锦还私下给严太后送了不少钱财,其实说是给严太后送的; 那些最后都进了严帝的私库。

公主府中; 严舒锦神色难看,说道:“先生觉得陛下是什么意思?”

杜先生也是皱眉,说道:“若是说公主到福州的第一年; 陛下不许公主回京给太后拜寿,还说得过去,可是今年依旧如此,倒是有些没有道理了。”

此时屋中不仅杜先生在,韩景、孙桥、庞彬、白墨、葛峥和向宏等人都在,不过谭家来的是谭席,谭佐的兄长,谭佐是知县不能轻易离开。

除了他们,程芝静静坐在严舒锦的身边,她话并不多,可是在座的人都不敢忽视她的存在,如今程芝管着女子书院,他们家中的姑娘也都在书院之中,今年甚至还招了一些普通出身的姑娘,不过和他们家的姑娘不同,那些人学的都是手艺,有些学算账有些学刺绣各不相同。

不过他们都看出了女子书院的前途,等这一批批人出去,不管是嫁人还是旁的,都是公主的人脉。

韩景说道:“而且今年陛下新得一位皇子,又临近王爷的生辰……难不成京中有什么变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