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 (第1/4页)

曹植缓缓摇头道:“叔达此言差矣!就好像汝二哥要杀本公子,现在两年过去了,本公子可曾有半点放松?刘备此人非同小可,他绝对不会放松的!”

司马孚眉头一皱,凝声问道:“那四公子以为当如何?”

曹植眼中精光一闪,轻笑道:“不潜伏,步步紧逼!”

“步步紧逼?”司马孚惊呼出声,旋即不解道:“如何步步紧逼?”

曹植回想了一下历史上刘备从许昌中捞到的好处,轻笑道:“刘备,非常人也,其必不甘久居人下!父亲想收复他,绝不可能!既然如此,他此来所求,不外乎名与利!利乃是钱粮兵马,现在父亲要用刘备对付吕布,钱粮兵马必然要给,这方面本公子阻止不了。但是,刘备想要得名,嘿,就不是这么容易了!”边说,曹植嘴角轻翘,lù出诡异的笑容。

司马孚听完,却是明白过来,然而却是缓缓摇头道:“四公子所言不无道理,但是要阻止刘备得名,只怕不易。他本来名望就不低,不然的话,司空大人亦不会用他制衡吕布。”

曹植闻言,却是xiōng有成竹道:“叔达不必担心,本公子自有妙法。汝速去将大汉皇室之宗卷册取来,本公子有大用!”

司马孚听完愣了一下,无奈苦笑道:“四公子,大汉皇室总卷册,除了皇室之中有收藏之外,就算一般大世家,也甚少收集。这宗卷册要取来,只怕不容易。”

曹植微笑着摆手道:“这个本公子自然知道!只不过早前父亲下令,要对宗卷典籍进行整理,并重新刊印。现在这些宗卷典籍,应该都在印刷工房之内!”

司马孚闻言,总算lù出了然之sè,此事他倒是不甚了解,毕竟他还未出仕,在许昌也没有家族势力,要收集消息不容易。而此事,曹操也没有刻意交代,只是由于经过董卓、李郭之乱,卷宗典籍散失严重,曹操偶尔闻得此事,于是才下令整理一番,并利用印刷术重新刊印。如此一来,就不会遗失了。

这并不算什么大事,随着印刷术的推广,曹操已经有计划地收集和整理散失的典籍,并加以刊印,不致于绝传。此举,让曹操在士林之中得到不少声望,也是印刷术发明之后所必然要肩负起的责任了。

至于皇室的宗卷册,只是顺带的产品罢了,并不受到重视。而这里面,却是让曹植看到了一个对付刘备的关键切入点!

' '

第二百八十一章 烧你宗卷

第二百八十一章烧你宗卷

刘备为何前半生颠沛流离,而后来却能三分天下得其一。许多人看来,是因为诸葛亮帮助他的缘故,这并没有错。然而这里面却有个问题,天下诸侯如此多,诸葛亮为何独独相中刘备,而不选其他人呢?

答案或许是刘备乃明主,既然如此,那刘备在徐州之时,又为何无大贤相投。这关键在于一个名声的问题!

名声的重要xìng,不言而喻,否则的话袁绍、曹操等人亦不会对它趋之若骜。刘备的情况,其实比曹操更惨。曹操最起码也有曹氏宗族和夏侯氏宗族为后盾,其便宜祖父曹腾虽是太监,但亦是重臣,颇有家资。在其举兵之前,亦曾掌过军,算是大汉皇朝中一个中下层的官员。

因此,曹操的名声虽然没有袁绍那么大,但他也认识了不少能人。故而当其入主兖州之后,二荀、程昱、郭嘉等人亦纷纷投效。

相对而言,刘备的情况就更坏。虽然自己说是汉室宗亲,但是这年头皇室后裔可谓一抓一大把,刘备这类没有记入皇室宗卷的,并不能称之为宗亲。因此,他亦只能将那句“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挂在口边了。

刘备这名言,事实上也只能忽悠一下关羽、张飞此等中下层之人,名士之流,一般不甚理会。而像刘表、刘璋这些正牌宗亲,何时会如刘备一般将自己是哪个皇帝的口代挂在口边。那是因为人家是天子承认,天下皆知的,根本无需用此伎俩。

事实上,刘备在大汉开始有点名气,乃是接掌徐州之后,然而他这些许名气,连徐州本地名士陈登也看不上眼。也只有糜竺这等商人出身,才会依附于他。

真正让刘备名声大涨的,乃是天子刘协当面承认他是大汉皇叔之后。正是这句“皇叔”才奠定了刘备的人脉基础。也是为何日后在其势力并不太强之时,还有这么多能人异士相投的原因。

现在因为曹植的到来,历史已经有些转变,曹植自己也mō不准刘备什么时候会去见天子。不过无论刘备何时去见天子,关键点还是天子那句“皇叔”。若然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