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 (第1/4页)

袁术,乃是助纣为虐!而且此次曹司空亲率十七万大军,征讨淮南,另外尚有温侯、刘豫州、孙讨逆(孙策)三路大军为辅。你们应该清楚,当初袁术七路大军入徐州,大败于温侯之手吧。而曹司空,可是击败过温侯的人,他们联手,你们还能抵挡?而且大家都非淮南人,袁术只当你们马前卒,根本没有将大家视为亲信,不然的话也不会让你们来守此小城。”

听到徐晃这一席话,上面的士卒却是已经开始交头接耳,议论起来了。李成等几个校尉听到,脸色微变,立即喝止,不过效果微乎其微。

徐晃见到,知道已经有效果,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某与你们一样,都是河东人!或许你们不知道现在河东的情况,自从司空大人接掌河东之后,那里战乱已经消弭。而且司空大人仁义,非但没有杀白波余部,还分给他们田地。某知道,大家不少亲人都在河东,若是投效司空大人,便可跟失散的家人团聚了!”

家人!这是所有人的软肋,徐晃此言一出,城上当即炸开了锅,就连一些校尉,也不能保持平静了。

杨奉虽然是董卓旧部,但他乃是白波出身,是当年董卓屯兵河东时投效的,因此麾下大部分都是河东人。这也是为何,刘协东逃之时,杨奉可以轻松联系上白波余部李乐、韩暹等人的缘故了。而白波军跟一般的黄巾区别不大,军中除了青壮是战斗力之外,还有许多老弱以及妇女。当年杨奉见到曹操强势入主,知道自己已经没有机会,之后便只带青壮东逃,投效袁术。而那些老弱,则在徐晃的请求之下,让曹操将他们安置在河南、河东等地。这些老弱里面,自然有不少是这些城上守军的亲人了。当初杨奉为了怕这些人逃窜,因而捏造了他们的亲人都被曹操坑杀的消息,因而这些人才死心塌地跟着杨奉。不过现在,谎言却是被戳穿了。

这些士卒大部分都由徐晃训练,却是深知徐晃为人,知道他不会说谎。此时听得其所言,又岂会不乱。

效果已经十分明显了,徐晃决定再加一把火,轻策马匹上前,大声说道:“兄弟们,司空大人曾经说过,诸位也是救驾有功之人。现在你们只要打开城门,迎我军进城,我徐晃向大家保证,当初救驾之功劳奖赏,帮大家领回来!”

哗啦……

这一次,城上所有人都不能保持平静了,大义、弃子、形势、家人、奖赏,这些东西不停地刺激着城上守军的神经。徐晃也不着急,只是静静地在城下等候。而他也见到,以李成为首,几名校尉已经聚集在一起小声商议了。

然而就在此时,忽然有一把不和谐的声音大喝道:“怎么回事,都反了吗?”

徐晃听着,眉头却是皱了起来,后面曹纯听见,脸色也跟着沉下来,紧张地盯着城上。

很快,二人便见到一名将军打扮的人,来到城头之上,大声喝问道:“城下何人?”

徐晃离城比较近,隐约听到李成答道:“禀将军,是徐将军。”

那将军明显是一个大嗓门,闻言之后嚷道:“徐将军?哪个徐将军?”

李成继续答道:“是徐公明徐将军。”

“公明将军?”听得这话,那大嗓门飞快地从城头上探出头望下来,当见到徐晃那标志性的大斧时,却是回头问李成道:“公明将军来此作甚?”

李成闻言,欲言又止,当见到那大嗓门脸色沉下来,才咬牙答道:“劝降!”

这一刻,向县县城的气氛却是凝固了,所有守军都将目光投向那大嗓门将军。特别是一些校尉,已然握紧了兵器,死死地盯着他!

就在几名校尉即将要发难之时,那大嗓门却是嚷道:“妈拉个巴子,你们都愣在这里作甚!公明将军来劝降,还不去开城门请将军进来?”

“呃……”闻得此言,城上的守军表情同时凝固,这个结果与他们料想差太远了。

见到众人还不动,那大嗓门怒喝道:“你们这群狗娘养的,不服吗?你们都忘了公明将军当年怎么待我们?是不是想去杨奉那厮处告状,哪个敢去,俺先劈了他!”

听到这大嗓门怒骂的声音,李成等人却是哭笑不得,最后李成抱拳道:“将军,我们正准备开城,不想将军就来了……”

未等李成说完,那大嗓门就喝道:“既然要投降,还不快点去!莫不是要公明将军久等?”

“是是是……”几名校尉闻言,不敢再废话,连忙赔笑着下城头去了。

而此时,城下的徐晃却是一脸哭笑不得,这大嗓门他记得,名叫蛮头,是一名匈奴胡人。为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