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部分 (第1/4页)

坎幌�嗨刀记宄��巳硕ㄈ皇遣苤擦恕�

鲁肃见着,并没有因为年龄而小看,上前拱手一礼道:“鲁肃见过曹太守。”

曹植早知道江东派来的使者乃是鲁肃,此时看见眼前这个忠厚的青年,忍不住生出亲近之意,回礼道:“子敬先生乃是江东名士,今日得见却是三生有幸。”

鲁肃笑道:“曹太守言重了。”

曹植不在意地点了点头,而后做了个“请”的手势道:“子敬先生,本太守已经准备了接风宴,里面请。”

鲁肃闻言点头道:“曹太守请。”

二人谦让了一番之后,才由曹植领先半个身子当先走了进去。

这次鲁肃出使,重要人员就只有他一个,故此曹植让太守府原来那个属吏老头陈生去招呼鲁肃的随从。自己则带着刘晔、蒋济招呼鲁肃。

寿春虽然残破,但毕竟是招待,曹植也不可能只拿青菜白饭出来。然而招待的菜式却是难不倒曹植,手下大批从河北天然居撤下来的人,顶级厨子多的是。加上曹植写出的划时代菜谱,普通的材料也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来。鲁肃何曾见过这些菜肴,故而一试之下极为满意。

酒过三巡,曹植见鲁肃只字不提借船的事,只跟众人胡吹海侃,谈些没营养的废话,曹植忍不住暗道:“哪个混蛋跟我说鲁肃是老实人,我就跟他急。哪有老实人这么精明的,靠”

暗骂之余,眼见鲁肃油盐不进,自己这次也是有求于他,只能当先说道:“子敬先生,不知孙将军对本太守所提借海船之事,有何看法?”

鲁肃见着,暗道:“终于肯开口了?”想罢露出憨厚的笑容道:“孙将军以为,借海船事关重大,必须清楚知道太守大人如何用这海船?”

曹植微笑道:“本太守听闻南面有一种高产水稻,想借海船去寻找稻种。人员本太守都已经安排好,只差一艘海船。孙将军手下有的是海船,而这寻找稻种之举亦是对百姓有利,本太守希望孙将军和子敬先生能支持此义举。”

鲁肃听得,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皱,而后说道:“太守大人,这水稻产量极高?”

曹植轻轻点头道:“比宿麦还要高,而且种下之后两月便能收成。以江东与江淮之地,一年两熟不是难事,更可能一年三熟。”

“一年三熟?产量比宿麦还要高?”鲁肃虽然不是内政专长,但是听到之后,也是悚然动容,这数据清楚说明一件事。若大面积种植此水稻,那么粮食问题将得到大大的缓解。沉吟了一下,鲁肃神情严肃地问道:“曹太守此言当真?”

曹植微笑道:“此事本太守乃是从古籍上翻查得来,究竟是否有这样的稻种还需要去找寻。不过只是派一艘海船前去,投入不大,相反若找到此稻种,那么对天下百姓都有大利。吾希望子敬先生回去让孙将军好好考虑。”

鲁肃听着之后,点头道:“太守所言吾定会带给孙将军。”

曹植点头道:“如此本太守就先代天下百姓多谢子敬先生了。”

“不敢当。”

谈完正事,双方之间气氛也没有方才拘谨,一轮酒宴宾主尽欢。

且不提鲁肃下去休息,只说这边蒋济待鲁肃走后,却是面露不解之色道:“四公子,这水稻如此重要,缘何跟这鲁子敬说得如此清楚?”

曹植摆了摆手道:“本太守也就给他一个美好愿望罢了。”

“呃……”蒋济听得,愣在当场,不解道:“美好愿望?莫非四公子方才所言的稻种是假的?”

曹植摇了摇头道:“不是假,然子通以为,自然生长的水稻,能有这么短的周期吗?这些优良稻种,是需要慢慢培养出来的。正巧本公子知道这培育之法,只要将几种稻种拿回来,只需一年至两年,便能培育出来。”

说起来也是曹植幸运,穿越前他便是文史、经济双料博士。恰好有一段时间研究占城稻的问题,便将占城稻的培育方才记了下来,未想到现在却是用上了。

蒋济听完了然道:“原来如此。”

曹植轻笑道:“如此一来,江东人得不到良稻便会以为本太守欺骗他们。到时他们对我等培育出来的稻种也不会太留意,再加上我等刻意遮掩,应该可以瞒上几年。几年时间,足够让江东大大落后于我们了。”

刘晔听完之后,连连点头道:“四公子此计大善。”

曹植微笑道:“依本公子估计,鲁子敬回去之后应该能劝服孙策借船,子通汝负责跟进此事。另外现在冰雪已经融化,我等且开始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