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 (第1/4页)

多好的孩子啊,一看就是老张家出来的!!

宋卫国:呵呵……

第046章

假期总是过得特别快; 眨眼间,又到了开学日。

元宵刚过; 天气还冷得很; 小学生们一个个裹成球结伴回了学校。高年级的早在前三天前就忙着互相抄作业了,这就看出年纪小的好处了; 三年级以下全部没有布置寒假作业; 最多也就是放假前老师口头上说了一声有空看看课本,那基本上就是痴心妄想了。

作为队上小学的现任校长; 曾校长生怕这群熊孩子们玩得开心了,将开学日都给忘了; 哪怕他特地在成绩报告单的最后写了日期; 可也保不准会摊上糊涂家长。

因此; 他特地提前一天挨家挨户的通知下去,很是得了家长们的好评,顺便也得到了一片熊孩子们的哭嚎声。

甭管怎么说; 开学第一天,所有的孩子都到齐了; 一个没落。

一个没落……

曾校长看着跟前一黑二白的仨小只,心中满是悲伤:“宋涛同学,我不是已经跟你的家人说了; 等过两年再来念书吗?”

被点到名的臭蛋,压根就不知道曾校长这是在叫他,依然跟在毛头哥哥身边,乐淘淘的看着这“新”地方:“这是哪儿?咱们来这儿干啥?”

经过了一个不算短的寒假; 臭蛋早已将上学期的所有记忆彻底清空了,对他来说,学校是个完全没来过的新鲜地方。当然,同班同学最多也就是个面熟,毕竟有好几个假期里也是在一块儿玩的,所以他多少还是有些记忆的。

“宋涛,宋涛同学!”曾校长提高声音叫道。

臭蛋仍是一副新鲜外加好奇的神情,东张张西望望,压根就没把自己和“宋涛”联系在一起。

最终,还是喜宝看不下去了,跑到曾校长跟前,说:“校长,我弟弟他忘记了,他把自己的名字、咱们学校还有你都给忘记了。”

这个回答简直不能更精彩。

曾校长隐隐想起过年期间队上的传闻,这才恍然大悟,原本还觉得可能是社员们夸张了,结果居然是真的?宋涛的脑子真有问题,记不住事儿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还来学校干啥?

心知这话对喜宝说了也没用,曾校长只能摆手让喜宝先回座位上坐好,惦记着回头去跟老宋家的人说一声。

其实,说不说都没用,谁叫当初赵建设为了提高入学率,特地宣布了本队的孩子就学免费。当然,课本作业本铅笔之类的文具还是要钱的,另外,学校不安排午饭,不管热水,有需要的自备。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第七生产队的入学率破天荒的达到了九成以上。搁在以前,别说小姑娘了,就算是小子好了,那也能不上学就不上学,哪怕公社小学的学费也便宜得很,可这年头谁家也不宽裕,再说孩子也多,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菲的支出。而现在,既然不用交学费了,不上白不上,正好家里闹哄哄的,让孩子们去上学,大人们也可以安心上工。再算一算年纪,七岁上学,十三四岁就可以读完了,男孩儿正好下地干活赚工分,女孩儿帮着家里干两年家务活,也可以说亲事了。

学费全免对于这帮孩子们来说,肯定是一桩好事,哪怕读书不用功,这么多年下来,多多少少也能学进去一些知识。可同样的,问题也不少,很多人家完全不考虑孩子本身的情况,能塞就塞,且一塞了事。

像赵宏斌就是这么个情况,留级三回了,曾校长其实真不想为难他,瞅着这孩子平日里也挺乖的,去年就跟他父母说了,让他继续往上念呗。结果,他父母却没接受这个建议,因为他亲妹妹赵玉兰也要上学了,两兄妹做个伴多好呢,正好看着妹妹不会叫人欺负了去。

对此,曾校长表示无话可说。

至于眼下臭蛋的事儿,他已经不抱啥希望了,尽人事听天命,回头他再去劝劝,实在不行就跟着读吧,横竖也没指望臭蛋能读出个样子来。

很快,学生们都到齐了。校长点过名字,发下新课本,把新学期的课程表抄到了黑板的角落里,又让班长副班长带领全班同学打扫卫生,接下来就可以提前回去了。谁叫一年级功课很轻松,外加没有布置寒假作业呢?

新学期新气象,老宋家的仨小只齐刷刷的换上了新课本。这回,宋卫民倒是真没管他大哥借钱,是张秀禾主动拿钱出来给孩子买的新书,横竖也没多少钱,再说仨小只天天待在一块儿,区别对待确实不大好。

张秀禾:……谁叫臭蛋管我叫妈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