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 (第1/4页)

等真正的煞神赵红英出来时,很凑巧的,宋卫军也回来了。

他是从外头进来的,一进门就看到家里人基本上都起了,还挺稀罕的:“这是咋了?地里的活儿不都已经干完了吗?起那么早干啥?”

看到四儿子,赵红英的气稍稍熄了点儿,可没等她开口,毛头反而一蹦三尺高。

“四叔你给评评理,我不就是在院子里吊嗓子吗?我妈她骂我!没道理啊!”

宋卫军斜眼瞅了瞅他:“骂你咋了?她是你妈,打你也是该的,还要找啥道理?”

毛头惊呆了。

那头宋卫军直奔灶间,不多会儿就拿了扁担和水桶出来,跟家里人打了个招呼:“我去打水,时间还早着呢,你们先去睡个回笼觉,等我烧好早饭再叫你们。”

说完这话,他就快步走出了院子。

宋卫军在部队多年,早已养成了早起的习惯。无论春夏秋冬,他都固定四点四十五分起床,然后快速收拾好自己,出去晨练。如果是在部队里,一般是绕着操场跑上十圈,现在是在生产队上,他干脆就着生产队跑,估摸着大概距离,觉得差不多了再回家。

晨跑结束后,他打算去打水,把水缸灌满。在他看来,这不单是帮家里干活,也是一种变相的锻炼方式。再然后,他会帮着生火做饭,横竖早饭简单极了,无非就是熬一锅稀饭,再捞点儿咸菜疙瘩切块或者切丝下饭吃。

可他忽略了毛头这个大杀器。

头一天起得那么早,而且还是隆冬时节,说真的,毛头觉得痛苦异常。可他给自己定了个目标,他是要登台唱戏的人,要是连这点儿苦头都吃不消,往后咋办?好不容易得了个好方法,他当然要学,还要坚持苦练。

于是,就害惨了家里人。

这天的早饭,在宋卫军挑完水回来时,就已经端上桌了。就跟他想的一样,稀饭和咸菜疙瘩,唯一有些不对劲儿的就是,全家人除了毛头外,都是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样。

喜宝还在边打哈欠边劝毛头:“哥,咱们以后能晚点儿吊嗓子吗?”

“我今天已经晚了,四叔说五点就要开始了。可惜我没手表,幸好我昨晚一直听着外头的动静,听到堂屋门‘咯吱’一声响,我就跟着起床了,可惜还是晚了。”毛头很苦恼,要是家里能有一个座钟,或者一块表也好,这样他就能更准时起床了。

“所以,你以后都会今天这点起床吗?”喜宝惊得连稀饭都不吃了,“晚一点吧。”

“不,我会更早一点!”

冬天早起是很痛苦,可毛头的决心却无比坚定。从这天起,他还真的就天天早起,刚开始真的很难熬,每天早上从被窝里钻出来的那一刻,他都觉得痛苦万分。可一天天过去了,他愣是逼着自己完全适应了这个作息。

老宋家其他人也适应了,每天早上五点钟,院子里都会准时响起那一声声凄厉的惨叫,以及伴随而来的各种连锁反应。

最要命的还不是这个,而是吊嗓子也有间隙,张秀禾早起做饭时,刚推开门,就看到院子里有个和夜色融为一体的小炭人,还露出了完美的白牙……

勤奋是没错,可太勤奋了就很造孽了。

偏偏,毛头看他四叔这么努力才取得了成功,他打定主意要学起来,哪怕有千难万难,也要坚持下去。也是从这回去县城后,他才发现,自己的眼皮子太浅了,太没有见识了,简直就是那井底之蛙。幸好,他那伟大的四叔回家了,带他进城见世面,顺便彻底激发了他。

多年之后,毛头非常自豪的对外表示,他四叔宋卫军就是他的人生导师、指路明灯,是四叔改变了他的一生,教会了他很多本领,同时也是对他影响最深最远的人。

要向宋卫军同志学习!!

……

同样觉得宋卫军哪哪儿都好的人里头还有喜宝。

喜宝有亲爸,还有个被她胡乱喊了好几年的大爸,可她直到认了宋卫军这个爸后,才知道原来爸爸可以那么好。

宋卫军带来的一军用背包的好东西,全都给了亲妈和小闺女,里头不仅有糖果点心奶粉,还有各种罐头。

军用罐头是不对外出售的,只有当兵的才能领到一些,多半还是水果罐头。宋卫军带来的罐头里,不止有苹果、梨、橘子、黄桃这些水果罐头,还有好几罐肉罐头和鱼罐头。

这些罐头全都是铁皮罐装的,宋卫军会开,而且开得很是利索,拿菜刀底下的剪短沿着罐头划圈,一下子就能起开一个。他不让孩子们就着罐头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