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 (第1/4页)

每次听到这个话,扁头就忍不住翻白眼,回头就学给双胞胎弟弟们听,站在过来人的立场上,以长兄的身份教育两个弟弟,傻子就别想太多,反正他觉得春梅和春芳两个堂姐都很出息,在城里上班啊!比傻子妈能耐多了!

在扁头不间断的教训下,宋东和宋西……

彼时,买好了茶叶蛋,仨小只赶紧给哥哥姐姐和奶送去。刚好,烟火晚会也开始了。

没有后世那么繁琐的领导说话,到时间了,就先来了个大礼炮,在一声巨大的声响过后,原本已是漆黑一片的夜幕中炸开了一朵巨大的烟花,颜色绚丽光彩夺目,一下子就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过去了。

扁头哥仨都惊呆了,他们早先听强子说来看烟火时,就问了啥是烟火,强子的回答说就是炮竹。

然而……

这是炮竹?!

炮竹的祖宗都没那么能耐啊!!

不止仨小只看呆了,喜宝和赵红英也是仰着头瞪圆了眼睛看着烟火在夜幕中不断炸开。第一记礼炮还仅仅是个开幕,重在声音响亮,之后才是真正的视觉盛宴。

烟火一个个在夜幕中绽放,从最简单的花朵状,到后面的连环炸,还有各种五彩缤纷的火树银花,愣是将半边天空染成了不夜天。

这一刻,所有人都忘了冬日里的寒冷,连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生怕一不留神就错过了一出好戏。广场上,一时间除了礼花的炸响声,再无其他声响。

及至最后一记烟花在半空中绽放,大喇叭里响起了本次烟火晚会到此结束的声音,广场上的人们这才砸吧砸嘴,一脸意犹未尽的开始散去。

强子又开始卖弄了:“我跟你们说,这次只是试一试,如果烟火表演效果好,观众反应也热烈的话,以后年年都会办。而且还会越办越好,花样也会更多,谁让今年有些仓促呢?”

仨小只好开心,可转念一想,今年是来了,以后……

大伟察觉到了这一点,指着一旁还没散去的小吃摊位哄他们:“那边有烤地瓜,还有烤玉米,你们想吃不?哥请客。”

一下子,仨小只又高兴起来了。

赵红英也忙着跟喜宝感概:“要不咋说天子脚下好呢,真的是哪哪儿都好,咱们家那边,说是买肉不用票了,可好几次等我进了县城,肉都卖光了。哪像京市里,我下午去呢,肉摊上还有一半的肉,不光有猪肉鸡肉,连牛肉都是每回去都有的。还有这烟火……对吧?是叫烟火吧?咱们那头只有炮竹,就听个响儿,也就你爷疼孩子,每年都拿钱给他们买几盒过过瘾,我是舍不得的。”

喜宝笑眯眯的靠在她奶肩上,甭管奶说啥,她都高兴的附和着。及至她奶说完后,她才道:“既然京市那么好,奶你就别回去了,留在这儿陪着我多好啊!”

“那哪行呢?”赵红英本能的拒绝了,可她一看喜宝一副失落的模样,又临时改了口,“宝啊,等你大学毕业了,在京市里找到了工作,成了家立了业,到时候你要是再说想接奶过来住,奶一定答应。”

“好!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喜宝高兴极了,也就是这个时候,她才有了宋家三房的特质,从喜宝到臭蛋,再到扁头以及双胞胎,全有一种知足常乐的气质,当然不是像袁弟来,而是随了宋卫民。

有时候,知足了,才会感到幸福快乐。

这时,赵红英也想到了老三俩口子,不由的皱了皱眉头:“长城有啥好看的?傻子们非要上去挨冻,烟火多好看呢,我这辈子就没见过比这更好看的东西,傻子们又说啥都不出来。图啥呢?”

喜宝果断摇头:“不知道。”

“不知道才好,你要是知道傻子在想啥,你也跟着傻了。”赵红英总结道。

这天晚上,老宋家这一群人特别得尽兴,等回家后,又见家里被收拾得干干净净,每个热水瓶都被灌满了滚开的水,就连厨房的大铁锅里也温着水,洗洗涮涮后,赵红英祖孙俩就钻一个被窝睡觉了,临睡前还顺便想念了一下毛头,当然主要是喜宝在念叨,赵红英并不惦记毛头。

有喜宝想着就可以了,第二天上午约莫十点左右,毛头就吭哧吭哧的回家了。

早两个多小时,赵红英刚从菜市场回来。如果是他们老家,正月里你就是有钱也一准买不到任何东西,全都回家歇着去了。可京市不愧是首都,素质就是高,尤其是那些做小买卖的人。

这不,她买了一大块五花肉,化冻之后就开始剁剁剁。

今个儿中午吃饺子,猪肉白菜馅儿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