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果清军真要进犯泉州,那么自己首当其冲,这么一来大眉山附近必须要有援军策应,不然自己很容易就会陷入被三面夹击的困境,可是自己手中只有一个营,是不可能分兵去守大眉山的,这一点只能靠泉州的周全斌了,可是几人郑成功不信任周全斌,周全斌能信得过郑成功吗?会不会对我这一支援军也有所猜忌。

项玉放下手中地图,轻叹了一声,感觉自己像是被架在火架上一样,放在两个人之间,左右都很难处理,这时身边也没有一个人可以商量,看来这事只好等回了厦门找到张聪他们一起商量了。

第十章临危受命

船队航行一夜,第二天正午时分才到厦门,项玉从船上一下来就被一名军司监的人找到,这人带项玉到军司监办理交接手续,项玉这才明白郑成功的任命已经到了,只是这速度未免太快了一点。

从军司监出来,项玉又被一名士兵领到了一处大营,这座营寨看上去像是新扎的,里厦门城的距离大约在十五里左右。

士兵带他到了军营外面就自己回去了,项玉只好自己一个走近军营,他打量了一眼,发现军营占地并不大,营内营帐也不多,看样子只能容纳一千余人。

营地门口有两名士兵正在站岗,项玉走近营寨,士兵也没拦他,营地里面十分安静,一个人影可没见到,项玉自己都觉得奇怪,心想士兵们是不是都去出操了,他抬头看了一眼天空,自己又摇了摇头,这时烈日当空,不可能出去操练,这天气非得把人热的中暑。

营帐中间有一顶大帐,这应该是主帅的营帐了,他走到主账前,揭开帘子一看,里面坐着六个人,正在清理一些铭牌,这六人竟然是张聪他们几个,项玉走近大帐,六人这才发现了他,刘阳坐的位置靠外,他回头一见到是项玉,高兴的大叫:“统领回来了,统领回来了!”

其他几人也都纷纷站起来,一个个都十分兴奋的样子,项玉也十分高兴,让几人坐下,自己也随他们坐在地毯上,他看了一眼张聪,问道:“你们几个怎么会在这里,这些牌子是什么东西?”

张聪拿起一个铭牌递给项玉,说道:“统领你可能还不知道,我们几个在你进城之后不久,就被通知说要到城外的一处营地去,我们以为你已经把手续办好了,来了这营地等你,谁知道等了一晚上将军你都没回来,第二天城里又来人说将军你升官了,这座军营就是我们以后的营地,我们这才放下心来。

今天早上他们又送来一大堆这样的牌子,这就是清点和记录士兵的数量和身份要用的,我就知道上面马上要派兵过来了,于是带着他们几个按照图册上的名单将这些铭牌一一清点,以后也好发放。”

项玉问道:“这名单上有多少士兵?”

张聪看都没看,直接答道:“统领,一共有1467人,算上我们六个加上统领你自己,一共1474人。”

项玉心里微微有点失望,万礼的部下至少有两万人以上,不想划到自己麾下才1400人,不过这也好多了,总比一个没有的强,他点了点头。

张聪又说道:“统领,厦门那边说明天士兵们就会过来,让我们清点好人数之后将所需的军械和衣甲都报上去,我到时候想带一两百名士兵跟我一起进城领这些用品,你看能不能?”

项玉知道他是想要自己给他调一些兵,他对于明军的军队编制并不是十分了解,于是说道:“把人给你也没什么问题,不过我这段时间头昏脑涨,很多事情都记不住,你给我出出主意,看看这一千多人怎么分好。”

张聪之前就见过项玉问一些奇怪的问题,这时候也不做多想,当即回答道:“我们营人数不满两千,可以编制成十四个百人队,每一队设置一名百户,一百户下面再设两个旗,一旗五十人。”

项玉听后心里连连摇头,心想按照百户编制实在是太混乱了,人数又少,到时候打仗拍几个百户去他们之间说不定还会互相牵扯,这样实在是不利于作战,更何况他从现代过去,对于显得的编制更加熟悉,对于明朝的军队编制十分头疼,只是这时候当然不能直接将现代军队的那一套全部照搬,因为现在还是冷兵器时代,虽然还有少量火器,但是毕竟是以冷兵器为主,冷兵器时代讲究的就是大兵团作战,群体优势,编制一个班、排完全没有意义。

项玉想了一下,对张聪说道:“编成14个百户显然是不行的,我们营过几天就要去泉州府和清军作战了。”

张聪一惊,失声道:“要和清军作战了吗?”

项玉这时跟张聪两人是在营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