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 (第1/4页)

痢�

这个时候正值大航海时代。欧洲的航海技术相较于一个世纪之前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活动在南洋的海盗既有明末的几大势力,也有欧洲的商人兼海盗,更有当地的土着人。

明朝末年,郑芝龙受到朝廷招安之后,开始对盘踞在福建广东海南一带的海盗进行征讨,前后历经三四年的时间,将主要的对手刘香和荷兰联军击败,东南海疆各股武装集团李魁奇、杨六、杨七、钟斌等均唯郑芝龙之命是从。沿海一带的海上局势为之一肃,但是这个时候海盗们见势不利,许多海盗便开始向南转移,其中以刘香的余步最为多见。

这些海盗来到南洋之后对西班牙人的航线的威胁比较大,因此西班牙人出动舰船对他们进行了几次围剿,将他们的大股势力剿灭,剩下的海盗开始分散开来,各自占据一岛一屿发展自己的势力,不到二十年就恢复了过来,加上1646年郑芝龙接受清廷的招安。南洋一带郑家的水军势力大减,所以近来海盗的活动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中华军找来当地的华人户附近的渔民了解情况。知道了菲律宾附近的海盗大约有十几股,大多数都是只有两三艘船甚至只有一艘船的小海盗,这种规模的海盗活动的范围都不是很大,一般都在南北航道附近海域出没,因为这时候中国的造船技术跟欧洲的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所以这些海盗的势力相对于西方海盗来说算是比较弱小的,但是他们有着海盗共有的特性,冷血残忍,嗜钱如命,不仅为海上的贸易产生极大的威胁和破坏,而且还会威胁到附近的一些渔村和靠海的村庄。

这其中有一支比较大的势力,这群海盗拥有一片岛屿,首领姓秦,人称秦老大,具体的年龄和姓名不详,据说他为人十分残忍,遭受他们这群海盗打劫过的商船上面的船员几乎从无活口,唯一的一名目击者是一名水手,因为当时被船上的烟熏的昏过去了,掉到海里被附近的渔民所救,这才使得其他人知道了这样的一伙海盗,为此事马尼拉的西班牙人还大动干戈,派了四五艘战舰出去寻找这一伙海盗,但是他们在事发海域转悠了几天也没找到这群人,最后只好无功而返。

小股的海盗比较好对付,他们的人力物力比较单薄,因此只要一次成功的打击就基本上能够将他们彻底的铲除了,但是向秦老大这样的大股海盗而且是有固定的据点的海盗,只是消灭他们一两次外围的打劫船只效果并不是很大,反而有可能会引起他们的警惕,对他们的彻底围剿反而不利。

项玉这个时候首先想到了顾惜缘,这丫头自己不就是海盗吗?她既然是这一行的人,那么对于这里面的事情自然是比外人要了解的。

顾惜缘这个时候已经不在马尼拉了,她在中华军对马尼拉发动进攻的时候就已经乘坐自己的战船返回了他们的村子了,项玉之前因为要顾及战事,倒是也没有强留她,这个时候既然她不在,知道先派人去请她过来了。

对付海上的小股海盗,项玉和李权商议之后决定使用诱饵战术,就是将舰队中间的战舰进行一番伪装,将主炮全部撤到船舱内部,在船内埋伏好士兵,战舰则伪装成普通的商船,中华军海军中间有很多之前的福船一类的战船,这种商船在南洋一带时比较常见的中国船只,因此不容易引起海盗的怀疑。

伏击行动的主力就是这些假装成商船的战船,这个时候海盗们对商船进行劫掠,大多数会用船上的火炮进行恐吓,将商船逼停,然后海盗们便进行跳帮,来到商船上面来将钱财和值钱的物品全都洗劫一空,这个过程就给了中华军海军一个机会,因为在这个时候海盗的船只势必也会减速或者抛锚,伪装成商船的战船可以出其不意的用火炮对敌人的战船进行攻击,埋伏在船舱里面的士兵也能够抓住机会对来到己方船只上面的海盗进行清剿。

这个时候海盗船上面一般都会装备从数门到几十门不等的火炮,所以战舰一击得手之后要马上拉开距离,以免遭到对方的报复打击,海军的其他战舰也能够及时的赶来支援伪装船只对海盗进行围剿。

这种战术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英国皇家海军的猎潜艇炮艇的战术有点相似,当时英国人因为没有十分有效的武器和平台来对付潜伏在海底的德军潜艇,所以英国人想到了一种办法,就是将一些体型稍大一点的渔船改装成海上炮艇,或者将海上炮艇造成渔船的那个样子,英国人知道,对付这种小型而且没有威胁的目标,德军的水兵们是不会舍得动用他们潜艇上数量宝贵的鱼雷的,多半是会上浮利用前甲板上面的甲板炮来击沉这些“渔船”,这个时候的潜艇上面还是装备有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