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 (第1/4页)

大军一连行军了两日,第三天的中午,终于来到了台中城。

台中城在之前的进攻之中受损严重,四座烽堡其中有两座已经被炸塌了,城门到现在还空缺着在,远远的望去城墙的砖石上面都浸染这酱红色的血迹,几处女墙被清军的炮弹崩碎了,南城墙上面的两门火炮已经没有了。

项玉冷冷的看着远处的城池,这座军城里面曾经驻守着他们的五百名士兵,但是这个时候却换成了四千名清兵,今天,它将再一次易手,重新回到中华军的手中。

大军没有立即展开进攻,项玉下令原地休息,准备埋锅造饭,大军稍作休整,吃过午饭之后再一鼓作气拿下台中城。

五千名中华军的出现自然也引起了城中的清军的注意,台中城这个时候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防御价值,加上城内的规模比较小,所以清军的主力全在城外。

董义这个时候心里也变得紧张起来,清军早就料到了中华军会对台中城展开反击,所以一直在向台中城增加兵力,这个时候他手中的士兵人数已经接近四千五百人了,但是眼前清军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士兵中间出现了很严重的水土不服的情况。

这个时候的台湾还不像后世那样经过了多少代人的开发,岛上森林遍布,树木不仅茂密而且种类繁多,在古代,世人对于这种丛林密布的地方都敬而远之,自古以来都有瘴气这种说法,说的便是山高林密空气不通,山林间密布着有毒气体,对人的健康会形成极大的影响,所以古代时常有流放三千里之说,流放的地方便是这些人少林多的地方,比如说广东福建海南一带,只不过经过中原的连年征战之后,大量的人口向南迁徙,逐渐的将南方开发出来了,这才有了江南鱼米之乡的说法。

台湾相对于这个时候中国其他地方来说,单从人口密度上来说就要低出许多倍,按照之前荷兰人在的时候的数据,当时台湾岛上的汉人加上土著人一共还不到四十万人,连大陆上的人口数量的一百分之一都不到,而且还主要集中在台南和基隆一带,后来基隆被西班牙人进攻之后人口锐减,剩余的人大部分都集中在台南一带,台中城只是后来梁国建立起来的一座小城,其根本目的是用以军事用途的,所以不管是从人口数量上还是从建城的时间上来说,台中城都只能算是一座小且新的城市。

而这个时候福建广东一带的水土条件已经相对之前大为改善,清军的水兵大多数是这两个地方的人,他们对于台湾的恶劣水土环境自然出现了不服的情况。

第两百三十七章城外交战

清军四千五百多人这个时候算上能够作战的士兵,差不多只有三千人,这让董义暗觉不妙,他从对方军队身上的那股子气势上就可以感觉的出来,对方这是一支强军,加上在台中之战之后他们缴获的那些武器,都反应出他们将要面对的敌人拥有比他们更加先进的武器,这个时候人数不占优势,武器也要吃亏,加上城池还没有修建完工,清军只能背水一战,胜算可谓渺茫。

“呜~呜~呜~”清军开始发出大军集结的信号,士兵们从营地里面一涌出来,开始结阵。

董义这个时候骑着一匹青骢马,在大军前面来回的巡视,让士兵们赶快布好阵型,准备迎接对方的进攻,他们是坐船过来的,所以大军之中战马的数量很少,马的体型过大,不太方便运输,而且战马也比较娇贵,很容易受惊和水土不服,让它们到台湾来意义也不大。

清军组成了三个小方阵,中间的间隔只有五百米,这样他们可以方便他们的进攻和防守,进攻的时候可以分成左中右三个方向攻击,防御的时候可以像中间靠拢结成一个大的方阵。

中华军这边排成了一个巨大的方阵,在方阵的后面是两百门火炮,从这个阵型上来看中华军要主动发起进攻了,炮兵周围并没有步兵掩护或者保护他们,项玉将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进攻中去了。

“咚!咚!咚!”中华军的战鼓开始敲响了,士兵们迈着整齐的步调向前挺进,那种几千人一起脚踏大地的声音气势非常摄人。清军士兵们开始躁动不安了起来。

“预备!放!”与此同时。中华军的炮兵开始了炮击。炮弹在清军的阵型中间爆炸开来,士兵们伤亡惨重,整个阵型开始松动了下来。

“不要乱!坚持住自己的位置,炮兵,给老子开火!”董义的战马也被爆炸的声音惊动,战马变得焦躁不安起来,他一边竭力让战马安定下来,一边连连下令。

“步兵给我向前推进。炮兵给老子开火,要把炮弹当金元宝揣在兜里面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