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 (第1/4页)

风顺水,反观荷兰人自己占领的这个巴达维亚,这里这个时候可谓是穷乡僻壤,鸡不生蛋鸟不拉屎的鬼地方,岛屿密布丛林杂生,而且上面还居住了一群尚处于原始社会的野蛮人,要对付这样的一些人简直是费劲!

而且荷兰人的问题还不止这些,这个时候第一次英荷之战已经过去了整整八年,玛顿特洛普将军的遗愿以及航海条令都让荷兰人感觉寝食难安,他们拥有欧洲四分之三以上的商船,拥有欧洲最为强大的造船技术,能够同时仅在阿姆斯特丹地区就拥有超过三十家造船厂,这些船厂在1653年之后大批的接收到了荷兰海军的订单,开始为荷兰人精心准备的复仇之战积蓄力量,到了1662年的时候,荷兰人已经服役了超过一百九十艘战船,拥有超过两万名水手的庞大海军,一时间,英荷两国之间战云密布,眼看着第二次的英荷战争即将来临,这个时候巴达维亚、果阿、苏门答腊群岛已经爪哇等地的防备势必会比较空虚,东印度公司也将自己的军事力量大批的调往本土,谁都看得出来荷兰人对于这一战是势在必得。

所以在这个时候西班牙人丢失了马尼拉,荷兰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一边是偷着乐,一边又感到十分的担心,他们原本担心吕宋岛上的西班牙人会趁着巴达维亚防御空虚的时间偷袭巴达维亚,但是这个时候西班牙人被人给摆平了,可是来了一个更加厉害的角色,荷兰人跟中国人之间的矛盾和仇恨那是由来已久,所以这个时候不得不担心自己亚洲的殖民地的安危。

第两百五十九章西班牙人的争议

而这个时候同属于海上强国的英国,在听到西班牙人的消息之后,却显得并不怎么在乎,他们是何荷兰人一样的后起之秀,这个时候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地相比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地盘来说还是远远比不上的,就算是跟面积仅有四万平方公里的荷兰相比,也难以企及。

英国的造船业十分发达,造船技术在欧洲也首屈一指,但是其单价却比荷兰要贵上不少,因此在海上贸易之中既比不上荷兰人的船多航线多,也比不过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殖民地多货物多,因此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他们将目光投向了世界,发现整个地球几乎已经快要被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荷兰人瓜分干净了。

因此亚洲地区不涉及到他们的切身利益所以并没有什么危机感,相反单纯的从西班牙人流传出来的这个消息之中,英国人似乎是嗅到了一丝不一样的味道,那就是亚洲的格局很有可能会随着这个新兴的国家的崛起而发生重大的变革,而英国人一直就觊觎荷兰人在亚洲的势力范围,尤其是印度这一块,这里拥有广阔的土地,也没有十分强大的国家,只要击败盘踞在此地的荷兰人,先占领锡兰(今斯里兰卡),然后以此为跳板可以向北进攻印度,逐渐的将自己的势力扩展出去,以扩大帝国的市场和领地。

英国人的这个打算目前还没有办法实施,因为他们必须首先解决海峡对面的荷兰人,但是一旦这场战争结束之后,他们就要马上在亚洲展开行动,到时候如果能够和这个新兴的国家联合起来,相信想要击败在亚洲的荷兰人的势力就会容易的多。

英国人的想法十分美好。但是在两年之后的英荷大战之中,他们输得一败涂地,荷兰人的舰队甚至沿着泰晤士河逆流而上,沿途炮击了英国的造船厂和沿岸民居,这被英国是为奇耻大辱,直接导致了第三次英荷之战的爆发。

一石激起千层浪。西班牙人这个时候已经是自顾不暇,后期之辈的崛起给了他们莫大的压力,在海上的争霸之中,自从无敌舰队被英国人击败之后,西班牙人就被新兴的几个国家彻底的甩开了距离,这个时候不仅再难达到往日的雄风,而且海外的殖民地还时刻面临着这几个国家的蚕食,光是荷兰人就对马尼拉贼心不死,一连发动了好几次攻击。西班牙人被逼无赖这才在城中修建了一座坚固的内城——西班牙王城,只不过这样的一座坚固的城堡没有被他们一直防备的对手攻破,而是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崛起的国家给打破了,西班牙人能不恐慌吗?

不仅如此,这个时候随着高卢雄鸡的崛起,法国人在陆地上显得咄咄逼人,年轻的路易十四这个时候才24岁,他的首相马扎然刚刚交出了自己的大权。而年轻的路易十四自己兼任首相,并且推动国家的改革与重建。法国在历经数百年的动荡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

一个强大的邻国对于日薄西山的西班牙人来说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而这个时候一个多世纪前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已经快要被瓜分干净,西班牙人是最先发现这个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