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 (第1/4页)

因此也招收了不少的矿工,这些都对马尼拉的土著人的分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城中至少还有三到五万的土人依然是一个比较大的隐患。

既然如此,李云聪就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单独在这些人中间招募士兵,然后编练成一军。就叫做吕宋军,这支部队第一批招募了一万两千余人,先看看土著人的表现如何,李云聪也担心这些士兵在得到了武器之后会对中华帝国在吕宋的统制产生威胁,所以这个时候只是先对他们进行基本的训练,武器的训练也是分批进行,并且在中华军的监督之下完成的。

不过这些土著人的表现目前看来还是比较正常的,没有发生预料之外的事情,这些士兵大多都身材矮小,但是因为他们常年出没于吕宋的各处山地和丛林。因此大多体型健壮,善于奔袭。这也正是李云聪看重他们的原因。

这些士兵大多数之前都是猎人,也有一部分之前曾在西班牙人的手下当雇佣兵,因此大多都具有一定的军事条件,这个时候经过几个月的训练之后,他们已经能够顺利的完成一般军队的基本要素,只是让李云聪有点意外的是,这些士兵的火器训练十分的不顺利,很多士兵都是第一次使用火器,他们不仅不会使用而且似乎还对这种能够发出巨大响声射中很远处敌人的武器怀着一种畏惧,除了一部分之前在西班牙人手底下当过雇佣军的土著人表现的还算是中规中矩以外,其他士兵几乎全都在枪械上面表现不合格。

整整一个月过去了,士兵们的进展还是不是很大,这样李云聪有点苦恼,最后只好不强求他们训练得跟中华军的正规士兵具备一样的枪法水准,只要求他们能够会使用枪械就行了。

然后在从他们中间挑选出具备专长的士兵,组成一种特殊的军队,这些士兵会装备中华军特制的弩箭,这种弩箭是威力巨大的十字弩,通过弩身上面的绞盘搅动上弦,操作比较简便但是威力远比土著人之前使用的自制弓箭的大得多,除此之外还给他们制造了改良版的吹箭,这种小巧的武器虽然威力不大,但是却在丛林战之中能够发挥出比较大的效果。

土著人大多都会使用弓箭,因此这些弩箭经过短暂的培训之后受到了他们的追捧,许多原本打算将就着使用火枪的士兵这个时候都会开口要一张这样的弓弩,除此之外这些士兵还会装备一些比较轻便小巧的武器,用来近战,中华军的冷兵器种类比较少,无非就是刀枪断剑之类的,但是这些武器这些土著人用不惯,他们更喜欢用一种阿拉伯人使用的弯刀,其实这种弯刀就是之前从中国流传出去的,在十三十四世纪的时候被蒙古军队带到了世界各地,对于骑兵来说,在高速奔跑的战马身上做出劈砍的动作,其实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很容易在对敌人造成损伤的时候附带的对自己也造成损伤,这主要是因为马速很快,如果士兵的武器在刺中敌人的时候没能及时的拔出来,那么他们就会很容易因此受伤,因为战马是不会等着他们的。

在这种条件之下,世界各国的骑兵所采取的办法都不尽相同,汉朝的时候曾近建立了中国古代最为强大的骑兵,但是他们装备的多是长兵器,比如说长枪或者长戟,这种武器对于骑兵来说就属于重武器了,因此这样的骑兵的速度往往不会很快,但是冲击力却是最强的,因此为了增强冲击力和防护力,这样的骑兵往往人马具甲,重量会很重,在古代比较缺铁的情况下面,这种骑兵的数量不会很多,因为其建造的费用会非常昂贵。

唐朝时李世民曾经有意建立一支重骑兵,因为北方的突厥人的袭扰十分猖獗,但是这支骑兵的的数量只有五千人,主要还是受制于国力不能大批量的组建这种部队。

而在唐代以后,中原的朝廷就在于没有组建起强大的军队了,尤其是强大的骑兵,只有北方游牧民族时常一骑兵扣关,在十世纪到十二世纪的时候主要是契丹人,在这之后相继出现了女真人、党项人、蒙古人,其中以女真人和蒙古人的骑兵最具代表性。

第两百七十章打到荷兰人的家门口了

1125年女真人攻破了汴梁,将北宋的两个皇帝掳走,北宋灭亡,在这之中金兵最强大的就是他们的骑兵,宋朝的时候曾经有一句流传比较广的话: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这句话其实并没有夸张,因为宋朝军队这个时候没有养马之地,因此军队多是步兵,至少少量的骑兵,而且战马的质量也比较差,根本不能和女真人从苦寒之地带出来的战马相提并论,寒冷能够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女真人都是出身于东北塞外的酷寒北境,加上他们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因此具备十分强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