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 (第1/4页)

张嬷嬷是长公主的奶嬷嬷,劳苦功高,就连太后对她都十分客气,长公主更是敬重她,满屋子的人,也就她敢这么和长公主说话了。

长公主扬着的戒尺迟迟不敢落下,生怕误伤了张嬷嬷,只能无奈道:“嬷嬷,若是其他事,我都能饶她,可是这是关乎品行的大事,若不让她知道自己的错处才是害了她!”

张嬷嬷捧着元安的手,见元安掌心一片通红,忍不住埋怨道:“咱们郡主的品行那是太后都夸的,不过就是没有提醒郑二公子罢了,长公主怎么不说是郑二公子比不上咱们郡主聪明,郡主一眼就看出来的事,他都看不出来!”

没想到元安却从张嬷嬷怀里挣脱出来,高高举着手心哭道:“安儿知道错了,请母亲责罚!”

元安挨了第一下戒尺后,当时就蒙了,她没想到长公主真的会打她,蒙过之后就是委屈,委屈后就开始思索,这件事一看就是郑二哥的错,她不过是没

有在旁提醒罢了,为什么一向疼爱自己母亲会对自己动了戒尺,还说这事关乎品行好坏的大事?

元安毕竟聪明过人,很快就明白了,郑家和沈家是世交,就算两家最后不能结亲,那也是几辈子的交情,自己明明看出薛怜儿的异样,却故意不说,这和在背后捅刀子有什么区别?如此鬼祟行事,难怪母亲这么生自己的气。

长公主见元安真心认了错,脸色稍稍缓和了些,语气依旧十分严厉,“你若是不愿意嫁入郑家,就应该和母亲说清楚,母亲自会为你做主,可是你断不能看着郑二郎一只脚踏入坑里,却一句话不说,这般行事实在不算光明正大。”

长公主语重心长道:“若你面对的是阴险小人,无论你用什么样的阴谋阳谋回击,母亲只会觉得是你聪敏。但是郑二郎和你一起长大,他什么样的人你再清楚不过,是个襟怀坦荡的好男儿,你就不该对他如此,你可明白?”

元安伏在地上,万分羞愧道:“安儿明白母亲的苦心,安儿也知错了,愿意受罚。”说着直起上身,十分乖巧地举着手心,红眼睛红鼻子可怜兮兮的小模样让人看了又怜又爱。

长公主早就心软了,刚想扶起元安,秦氏就到了。

秦氏听见紫苏说婆母要对小姑子动戒尺,吓了一大跳,小姑子在家里有多受宠她是再清楚不过了,别说是用戒尺打手心,婆母就是摸她的头发都担心摸掉一根发丝,今儿怎么发了这么大的火,竟然要打小姑子手心?

更别说小姑子是个再乖巧不过的,就是她这个当嫂嫂的也舍不得小姑子受一点委屈。

因为栋哥儿和梁哥儿还小,连话都说不清楚,她怕带着反而添乱,便只抱着大儿子桓哥儿急匆匆去救小姑子。

到正院时,果然看见屋子闹成一团,长公主冷着脸,元安抽噎着跪在地上高高举着手,张嬷嬷在一旁心疼的直抹眼泪,绿萝和小茴等人急得直跺脚,只不敢多说。

秦氏牵着桓哥儿上前笑道:“这是怎么了?妹妹怎么跪下地上了?虽然地上铺了毯子但是也凉的很,膝盖受了寒可怎么办?”说着偷偷看了一眼长公主,见长公主脸上闪过一丝心疼,心里有了底,便要拉元安起身,“妹妹先起来,前两日还病着,才好些,若是又反复了可怎么好?”

长公主听到此话顿时有些坐不住了,恨不得秦氏立马把元安拉起来。

元安心中羞愧不已,执意不肯起身,秦氏便把桓哥儿拉到元安面前,“桓哥儿,你和姑姑说,姑姑起来好不好呀?”

桓哥儿不明白姑姑为什么跪在地上,只当姑姑在和祖母玩,也想来凑热闹,便扑通跪在元安面前,歪倒在元安怀里笑道:“不起来!不起来!我要和姑姑一起玩!”

秦氏哭笑不得地拍了下桓哥儿的屁股,“让你哄姑姑起来,你倒好,玩起来了!”

桓哥儿把头埋在元安怀里,冷不丁屁股被拍了下,便哼哼唧唧地往元安怀里钻了钻,只留一个扭来扭去的小屁股在外面。

众人一时间都被逗乐了,长公主也忍不住弯了嘴角,只是立刻又冷了脸,对元安道:“还不快和桓哥儿一块起来?跪在地上好玩呢?”

元安这才带着桓哥儿一块起身,长公主看着哭得眼睛红红的元安叹了口气,“这件事你别插手了,由母亲来处理,你回自己院子里待着,这几天别出门了,好好把你外祖母的贺礼绣出来,知道吗?”

元安乖巧地应了,带着小茴和春桃回了许闲斋。

长公主等元安走远了,才长长地叹了口气。

秦氏在来的路上已经从紫苏口里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