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 (第1/4页)

苗延龄比孟本还老道,不用摸那些货色也知道成色,跟着道:“东家只是看不起我罢!忘了我管着典当铺子生意,见了多少这些!这几年冬日越发冷了,穷人家做冬衣也要多加了一层絮。至于关外来的皮子,稍稍殷实的人家都置了这个。外头编排咱们典当行有几句顺口溜,所谓‘皮顶棉,倒找钱;棉顶夹,找小钱;夹顶单,倒拐湾;单顶棉,须加钱;棉顶皮,干着急’。成天价地和这些打交道,难道说不出来好不好。”

老话说‘穷不离卦摊,富不离药罐,不穷不富,不离当铺’,世上最多的也就是‘不穷不富’,多得是人一年四季都要照顾当铺生意。棉衣脱下来,当棉衣赎夹衣,夹衣脱下来,赎夹衣当单衣。苗延龄自己熟悉,余光一瞟就知道,并不是说笑吹牛。

祯娘送来的皮货确实是上等的好料子,按照此时的说法,皮货也是有等级的自从天下越来越流行皮毛以后,人按照自身所处的地位穿不同的皮毛也是自然而然的。毕竟自古以来就有服裳之礼么,位卑者穿上位者的服饰那叫做僭越,而上位者穿位卑者的服饰,那叫做不尊。

如皇帝朝冠用熏貂、黑狐,吉服冠用海龙、熏貂、紫貂,冬季的朝服用紫貂、熏貂等。还有其他诸如后妃、皇子、白官的皮衣用料皆有定制,普通人不得卵用貂皮、狐皮、猞猁狲,举人以下不得穿天马、银鼠。

当然,就如同曾经的商人不许穿绸缎一样,这样的规矩越到后头就越是形同虚设。有钱的商人以各种珍贵的皮毛夸富,别说是其他等级了,就是最顶级当作皇帝吉服冠料子的海龙,祯娘都有过一顶毛茸茸海龙拔针的帽子同样都是海兽,海龙比水獭还大,皮毛可比水獭高贵的多。然而水獭皮毛本身就是还不错的料子了。

祯娘这次送来的都是正经的大毛细货,怎么说都是好不穿毛料的人是不知道的,毛皮做成皮衣不是拿了整张皮子来做,那是做不成的。正如‘集腋成裘’这话,先要把皮毛各部分切割下来。

拿狐狸皮来说,背上的是‘狐脊’,身体两侧的叫‘狐肷’,头颈下的一大块叫‘狐膆’,四条腿叫‘狐腿’。另外还有狐脑门上的毛、狐耳朵的毛,甚至狐爪心的毛。所有的皮毛衣服都是将整张的皮割开来拼制的,因此一件皮衣就要用许多兽皮来拼接。

故而所取部位的不同就导致了兽毛的不同,有的长、有的短,有的毛硬、有的毛软,有的重、有的轻。这其中以毛长、毛软、毛轻和毛暖者为最上乘。依旧以狐狸皮为例,狐毛虽然被笼统地称之为‘大毛’细货,但只有‘狐膆’、‘狐肷’和‘狐脊’算得上是真正的‘大毛’细货,其它部位都不能算。

所以一两张皮子什么的不能指望做衣裳,最多就是送到当铺里换钱,真的积攒皮子那都是多少多少张地论。

而这一回祯娘送来的正是拼接过后的皮货,只管剪裁就是了。当时送来的各色皮料别提多珍贵,如今天气渐渐回暖,换的是青绉绸一斗珠儿的羊皮褂子也是一起送来的皮料之一,其毛雪白,一粒粒盘曲如珍珠,故名‘珍珠毛’,又名‘一斗珠儿’。这种毛皮虽然珍贵,但只相当于夹衣,是最早开始穿的皮衣,时间不过是□□月间,同时天气转暖后脱掉大毛也是换上这个。

但是寒冷时候上身的分明是一件五彩刻丝银狐膆褂子,前后摆襟清清楚楚地露着圆圆的狐肷银狐膆是银狐脖子底下的毛,狐狸身上以这儿的毛最长,但又最轻。狐狸前腋下有两个旋涡,也是毛最厚最好看的地方,割下来做成像钱一样的圆圈,这叫做狐肷。

前面说狐膆、狐肷都是大毛细货,但是如今的风尚是穿狐肷、狐膆并不算多高贵,穿狐嗉而带狐肷,这才算是正正好也只有这一件送来的的不是皮子半成品,而是一件做的妥妥当当的大褂子,全是祯娘自己的手艺。

听到孟本和苗延龄接连这样回应自己,顾周氏却道:“东西再好也就是个东西罢了,她拿来孝敬咱们也不出奇怎么说也就是花银子就能得到的!你们说这话就没意思了。”

苗延龄却不赞同,当即道:“东家这一回说话才是没意思,如今这世上的吃穿花用哪个花银子不能得到?即便是东家心里想的那些顶顶好的有钱没处买的,花银子也能得到,真得不到只是花的银子不够罢了。”

顾周氏听了一怔,接着笑起来。她当然明白这个意思,不过这话说到这里也就打止了。因此她不再说这个,而是说起祯娘托她把织毛衣这门手艺推广开来,好帮着她销掉毛纺织作坊出的毛线只要看妇人对女红的专注,这门手艺让她们自发学起来并不难,哈!又是一门好生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