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 (第1/4页)

当,不是有女真骑兵‘破万不可挡’ 的说法。这名头有几分真先不说,只说盛名之下无虚士呢!凡是有识之士就该知道,女真比蒙古还难对付!

蒙古自成吉思汗黄金家族之后,养尊处优多年。就算后面有明灭元,黄金家族重回草原之后依旧一呼百应,建立起权势滔天的草原政权这样的黄金家族其实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豪情满怀,一举南下定鼎中原的黄金家族。更不是那个西进万里,把个世界闹的人仰马翻,如今夷人提起依旧惊恐万分的黄金家族。这个家族的骄傲也就剩下了一个名字罢了。

他们现在和任何一个走到末路的中原王朝没什么两样,君主沉迷奢侈享受,没有进取心,却依旧自大认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同时身边的辅佐之人也从能人贤人变为了小人废人,人民生活困苦,军队勉强因为有点老底子不是一击即溃,但碰到厉害的明兵,并不是对手。

女真却不同,逐渐兴起于微末,之前还一直受到蒙古欺压呢。如果比作战国争霸时候,这就是商鞅变法之前的强秦。虽说国民不见得富裕,却有一股坚韧质朴的精气神,还接连出现明军,后来等到商鞅变法这个腾飞之机会,自然有了扫**的局面。

不过女真不会有做大的机会了,正如宋□□说的那样,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放着这样一个隐患在京城不远,是打算养虎为患么!要知道女真可一直不算安分啊那种装作安分的伎俩在别处也就算了,然而在那片随时能武力叩关的地界,谁能忍?

话是这么说,想要把人家掐死在做大之前也是有一场硬仗要打的,总不能想想就能达成罢。周世泽就正在和自己身边同僚商议,有一个指挥就道:“我们一气打到了这里,已经是突进不少,为了防范冒进之举,应该暂缓脚步,先稳固一下防线再说罢。”

大家这时候都知道了东路的消息,应该是有些怕了太过快速地进军周世泽脸上冷冰冰的,没个表情。才从战场上下来,真诚的说他是要缓一缓。于是别人讨论军情热火朝天的时候,他缓慢地喝完了一壶水。

直到主官为了拖延时间不做表态,一个个点名手下说出自己的意见。他才道:“我是赞同快速突进的!理由多的很,一者人家常年在这边生活,而这黑山白水之间本就是极寒之地,我们初来乍到,要是拖到冬天,兵士冻伤,因此战斗力大减如何?二者,中路和左路本就平坦,等到冬日土地冻的硬实以后,更加适应骑兵作战。三者,我们本就是远征,应该宜快不宜缓!”

周世泽说的都有道理,然而道理就是人说的,站在一个立场就能说出那个立场的理由。当即就有另一个同僚站起来道:“话不是这么说,一者人家常年这边生活不假,这确实有些妨碍,然而并不会显现太多,毕竟每年东北边疆驻扎的弟兄也要和他们干仗哩!二者道路平坦和结冰坚硬,对于女真鞑子来说有利,对于我们何尝不是有利?我们那些巨大的火炮,也是地面平坦才好押运。不然山路崎岖,非得失陷在路上不可。至于三者就更不好说了。右路的教训历历在目啊!”

主官在上头听下面一片嘈杂,趁着大家争论没个结论,他心里正仔细思索这两个方向,一时拿不定主意这两个方向都有自己的道理,不过是说的人考虑不同罢了。然而,为帅者最忌讳犹豫不决了,哪怕随意选一个,也比犹犹豫豫左右为难好。因此站起身来,打算告诉属下们自己最后的决定。

“啊!”祯娘猛的惊醒,现在已经是十一月末了,周世泽已经出征三个多月,原本说的一个月占领东北全境似乎成了笑话。女真,这个新近崛起的势力,真的远比蒙古难缠。就算一开始信心满满的人,这会儿也拿不定主意。毕竟已经入冬,这对于有地利之便的女真更加有利。

祯娘看了看窗外,果然已经透出白光。冬日里天色这个样子,就应该不早了她正想着,听到动静的丫鬟就进来了。梳头穿衣、洗漱擦脂、化妆打扮,妥当以后自然会有丫头摆上早饭,同时女儿周洪钥也已经被送了过来。

祯娘原本因为记不清的噩梦而有些恹恹的心绪一下明朗了许多,抱在怀里坐下,拿了一碗鸡蛋羹要喂她。平常这时候都好听话的洪钥忽然耸身站了起来虽然还有些不稳当,但洪钥已经能走路了,所以站起来没什么奇怪的。

麻烦的是祯娘一手端着鸡蛋羹,另一手拿了勺子,这时候她起身,祯娘要抱住她差点没抱住!等到拿手臂箍住后,祯娘赶紧放下了碗勺,两手抱住女儿,面对着她道:“小东西,你晓不晓得刚才在做什么,一个不小心你跌下去怎么办?”

周洪钥才多大,话都不会说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