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 (第1/4页)

‘啪嗒’一声,祯娘手上已经运笔如飞好一会儿了,总算能够停下来的时候立刻放下了笔——这之前她一直在仔细听所有人的话,但凡是有一点可取之处的,她都下笔记下来。

这不比是纯粹做记录,可以让别人来做。这样去粗存精的事情,至少她那些能帮她做记录的丫头们做不到。至于说掌柜的们,他们忙着想忙着说,倒是根本没时间做记录,最终竟只能是祯娘做这个辛苦活儿。

祯娘活动了一番手指,又点了点自己面前书案上的几张纸,道:“这些就是了,待会儿你们传阅,各自抄一份带走。今日先只是回家多看一看,到明日我们继续碰头,再做整理,把个章程彻底确定下来。”

于是之后总督府的客厅里便出现了颇为好笑的一幕,一个个在外面也算是能呼风唤雨的人物,现在却像是小小蒙童一样,一板一眼地抄写着一份记录。生怕抄错了,或者弄脏弄乱了做范本的祯娘那一份,真是格外小心格外慢。

等到抄写完毕,再看外面的天色,也差不多到了晚饭时分。这也是祯娘估量着来的结果,不然哪里有那样巧合,正好是这个时候事完——又因为祯娘是年轻女东家的关系,客气地虚留掌柜的们吃饭,自然是每个人都婉拒了。

等到掌柜的们结伴出去,苗修远忽然见到有些匠人在园子里忙碌,颇有些奇怪——这些人既不像是在修剪花木,也不像是要在园子里增添一二景。倒像是那些开矿的人在开矿之前做测量挖矿井一样!

刘文惠一眼就看到苗修远瞥了一眼园子角落,不要这位老朋友问,而以苗修远的性子,应该也不会问!他就是自己主动缠到了苗修远身边,道:“那些人昨日就来了,是在总督府里看地方,打算挖一个冰窖藏冰——这必然是为了东家了,只是不知道要如何成行。你知道的,吕宋根本没得冰冻的时候,那又藏个什么冰?”

第169章

金陵; 六朝古都地方,文学之昌盛; 人物之俊彦; 山川之灵秀; 气象之宏伟; 只怕无有其他地方可与之相提并论。这里有烟雨楼台四百八十,佛寺庙宇三百六十 ,至于秦楼楚馆、花船私寓何止四千八百呢!要知道秦淮河畔艳帜高涨; 名头正旺呢!

这金陵到处是热闹繁华去处,不过要说最是人气旺的; 当然还是秦淮河畔泊满了花船的码头。这里可以说是商贾往来之所,车辆辐凑之地; 周遭有不下三十二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

每日不知道多少南下北上的行商,并年轻小后生在这里消磨——虽说他们是拿粉头们做玩物; 殊不知那些花名在外的姐儿也把他们做猴儿消遣。三言两语几下作态就勾住他们; 弄得他们每日如火山孝子一样在花船厅堂里等着; 倒不是她们迁就嫖客; 而是嫖客奉承她们了。

这一日; 南京卫所指挥使张大人就已经在金陵大有名气的花船丽春阁外头候了许久,只是为了见一见丽春阁的头牌红姐儿小红袖。这位姐儿才在最近的花旦评理当选做秦淮小八艳,风头正盛; 那些常在风月里打滚的哪个不争先结交她!

只是她这个姐儿,容貌倒还在其次; 至少在秦淮小八艳里算不得出挑。如今能在秦淮小八艳里都红的一时无两,全靠着她的聪明,格外会挑动人心!

譬如说这一次张大人来丽春阁,她却只是让人等在外头,告知接待的龟公:“爹,你去与张大人说,只说我今日有客了,直到晚间之前都不得闲。若是张大人等得就且等等,若是等不得就先家去罢,让他恕个罪,我这里怠慢了!”

其实小红袖此时还没有接客,不过是这么一说,为着一会儿拿乔罢了。那龟公也笑地心领神会,与她道:“姐姐你也有分寸些,可别得罪这些老爷。他们还想着姐姐你,自然不会拿姐姐怎么样,只是咱们这些人就有的苦头吃了!”

后面小红袖果然又来了一客,此人是从川广贩药材来金陵的行商,据说本钱极大——这倒是容易看出来!从这些日子他常常出入丽春阁等头等的花船就知道了,这些地方去一回最少也要十来两银子开销。若是点了小红袖这样的头牌红姐儿,那花费就根本没得限度了。

这些行商最是分三六九等,有那些一趟几万两银子本钱,好时机能翻倍赚利润的阔人儿。也有那些一个伴当小厮都没有,只身挂着一个褡裢,背着一筐货物,捎带着别人贩货的。前者当然是挥金如土,后者则是紧巴巴,一两个钱也要计较着使。说的都是行商,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了。

这位川广药材商姓赵,因在家里行二,人都叫他赵二郎。他本身是个风月里的老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