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 (第1/4页)

自成打仗是个神级的,没想到这姚启圣也一样,总是一番成竹在胸的样子。又折腾了一天,库尔干的守军和百姓陆续败退,这次一次姚启圣没有追,而是在守军逃得差不多的时候将四门封锁,跟老百姓讲起大明的政策和远征的原因来。当然最后免不了逼迫来百姓交出口粮。大军要吃饭啊,最主要还是要带足今后的军粮,不然到时候要被唐宁波调戏了。从额尔齐斯河到伏尔加四座俄罗斯城池已经拿下两座,远征先锋军就在库尔干进行整顿,直到唐宁波的二路大军先后进驻鄂木斯克和库尔干,姚启圣才开始考虑攻打乌法和萨马拉。与此同时,前往克里木汗国的礼部官员也陆续来到库尔干。一个好消息是,由于要保卫莫斯并防范克里木汗国入侵,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并不打算给伏尔加河移动的城池增加守军。因此可以预见乌法和萨马拉的战斗也不会太激烈。守城的和库尔干产不多,唯一增加的就是逃难的老百姓。坏消息是,克里木汗国国王伊斯兰。格莱三世虽然同意与大明合作,不骚扰大明行军路线。但也不保证配合大明攻击,也就是说他们想什么时候去抢一把就什么时候去,什么时候撤军也完全五章法。根据礼部官员推测和锦衣卫、探子们了解的情况看来克里木汗国大军已经囤积边城,只能大明军队攻入萨马拉,俄罗斯人东进拦截大明军队,这些家伙一定会乘虚而入抢一票就走。面对这样世世代代就是以抢劫俄罗斯人为乐得国家,姚启圣等人也不奢求什么。只要他们不捣乱,答应配合大明进攻已经是十分顺利了。五万大军长期呆在库尔干肯定不行,于是唐宁波分三千步兵驻守鄂木斯克,自带五千驻守库尔干,剩余两千作为后勤机动部队暂留库尔干。其余将士随姚启圣、朱朝阳开进乌法。一万步枪骑,一万骑兵,两万步兵,攻城的组合还算不错。说实话这些兵力如果没有步枪是很难攻陷城池的。而步兵队伍虽然携带了部分大炮也只能做轰城门用。而对于大明的攻击速度,尽管乌法城守将在鄂木斯克被攻陷时就得到了消息,但真正大明数万部队出现在乌法时他们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而当大明的骑兵举枪射击时,更是傻眼了。在他们的印象里,骑兵就想克里木汗国的鞑靼骑兵一样,野战是优势巨大。攻城应该不会太猛。没想到这步枪如此之猛,射程比弓箭元多了。早知道他们选择野战还有逃跑的机会,如今四面被明军围住。就等着大炮把四门轰开。将城墙上的将士一个一个射光。想冲出城外搏杀,却发现步枪两边是骑兵,最前面是步兵守阵。就这样姚启圣每攻一个城池就不断变化进攻办法,好像是后世和谐时代的教学课一样,让朱朝阳看得十分过瘾。拿下乌法又通知唐宁波分兵驻守,两千机动兵和库尔卡城分来一千。就这样唐宁波守着运输线,姚启圣和朱朝阳终于朝着本次战斗机会的最后一个城池萨马拉。此时的姚启圣更加不急,他打定主意让克里木汗国先行前往莫斯科,自己和朱显波事先安排的那样坐等沙皇来谈判。于是四万人分成三部围住了萨马拉东、南、北门,留着西门供萨马拉城百姓进出、和增援部队已经沙皇特使进出。自己则加派锦衣卫和探马前往克里木汗国与俄罗斯。————————————————求收藏、红票等各类支持!

第269章 掣肘

( )克里木汗国屯兵边境蠢蠢欲动,大明连夺四城紧逼莫斯科。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意识到自己的皇室和俄罗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看来以前的情报有问题。总以为东方的中国会被游牧民族绊着手脚,这才放纵各地方势力进入西伯利亚以东的茫茫雪原,任他们肆意烧杀抢掠。看来现在必须做出抉择了。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紧急的召开了朝会商讨如何退敌。而姚启圣和朱朝阳这边也没放松,有了唐宁波驻守库尔干等三城。姚启圣整天率兵在萨马拉四周策马训练,完全不把萨马拉的防守放在眼里。其实姚启圣有两手准备,一来让马踏起得扬尘告诉俄罗斯人和克里木汗国的格莱三世,大明真得来了很多人。当然如果萨马拉的守将胆敢出城,正好可以利用骑兵的冲锋能力掩杀一阵。就在大明军队囤积萨马拉的时候,俄罗斯和克里木汗国的使者同时来到了姚启圣大营。无法,姚启圣只得让朱朝阳接待俄罗斯特使,自己去会会所谓的盟友。“尊敬的大明将军,我受格莱国王的委托前来交换情报。我克里木汗国大军目前已经集结顿河,大明军队何时能攻下萨马拉前往莫斯科?”“本帅攻下随时都能攻下萨马拉。格莱国王派你来有什么事情?”“是这样的,格莱国人认为既然克里木与大明同盟共同进攻俄国。你们大明已经连下四城,为了表示进攻同盟的诚意,请大明暂时屯兵萨马拉,等待我克里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