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 (第1/4页)

小心应付,看样子这老家伙貌似对咱不是很感冒呢。

庄见心中合计,面上却先是一副错愕的表情,随即便顺即转为一种濡慕之色,转身再拜道:“啊,原来是卫王殿下,那个,咳咳,那个,小子庄见仁给老爷子见礼了。”他心中着实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最后索性免去双方的封号,直接论年纪称呼了,倒也显出一份亲热来。

卫王杨真看着眼前这个小屁孩,心中火气直冒。就是这个混账小子,把自己的心头肉骗走了!把自己的宝贝儿女儿搞得五迷三道的!更甚至连女儿家的脸面都不要了,出来维护他。

他自是早听说了事情始末,心中电转之下,已是将整个事情来龙去脉摸了个大概。他本身就是皇家之人,又亲眼见了父亲、兄弟等人夺嫡的种种,如何能不懂其中关窍。他本身不愿掺和这些事情,从杨坚当皇帝时,就深居简出,不去沾惹这些是非,只是一心钻研些学问。

他父亲本是征战沙场的宿将,当年提起卫王杨爽来,无人不挑起大拇指,深赞高明。为大隋建立和后面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惜,在开皇七年,因病而逝。当时隋帝杨坚痛不欲生,对卫王一系多有照料。

杨真当时年纪虽幼,便子承父业,承袭了卫王封号。只是他渐渐长大,看着皇室中的争斗,委实心烦,又因父亲早死,也未得了父亲的武略,便索性醉心于琴棋书画之中,少有露面。哪知这样,反而为自己一家带来了说不尽的好处。在大隋几个王爷,如汉王、越王相继被定为叛逆扫平后,他这个空桶子王爷,却是安如磐石。非但没受到一点儿打击,更是得了两代帝王的青睐。

后来更因女儿濮阳出生,深得炀帝杨广喜爱,卫王一家虽少有露面,但一直恩宠不断。此次,听说女儿在大庭广众之下,自承与眼前这个小子独处了一夜,杨真不由大怒。

在他心中想来,这小子年纪轻轻的,就能爬上这等高位,其心机手段绝非常人所能有之。而且定然也是个热衷名利之徒,其打自己女儿主意的用心,怕是攀龙附凤的心思更多一些,自己那傻女儿年岁尚轻,不知世事,心境更是简单,若要这么放任下去,怕是日后要后悔终生的。这叫杨真如何能忍得?

至于庄见什么前途无量之类的,于他而言,也不过是梦幻泡影一般。休说他不过一个外姓的宠臣罢了,便是皇家亲骨肉,还不是说拿下就拿下?越是官做的大、做的高,那风险也是越大。他看透世情,只想自己女儿一生平安喜乐就可,虽不说嫁个贩夫走卒也可,但对于嫁入豪门,却也是深深不以为然的,这也是杨萍儿这般岁数,一直未曾许人的原因。

当下,便进宫来面见杨广,要这位皇帝兄弟申饬庄见,再休来纠缠自家女儿。他自是不会去傻乎乎的多说二皇子阴谋设计害庄见的事儿,只是说庄见挑动女儿心思,以下犯上,不合礼制为由,向杨广进言告状。

杨广初时大怒,这才有了今日议政殿上开始的怒气勃然。但哪知道随着今日事情的发展,却让杨广改变了心思,反而回来后欲要赐婚自己女儿,直说庄见好话。让杨真大是惊愕。只是眼见皇帝话已出口,虽是和自己商量的口吻,那里面的意思却是明明白白的,这天子金口玉言一开,自己倘若再要反对,怕是多有干系。沉吟良久,只得垂死挣扎一回,要求见见这位庄侯爷,也好做到心中有数,定要好好敲打敲打他,免得女儿日后跟着他吃了大亏。

杨广如何不知自己这位兄长的意思,知道要是自己逼迫虽能成事,毕竟不美。再者听说濮阳自己对这小子也是钟情,想来这位王兄就算不愿,也是白搭。自己倒也不必枉做小人,当下答应。

庄见哪里知道这里面许多曲折,但以他的机灵,对这位未来老泰山的不喜,却是感受的清楚。面上恭谨亲近,肚子里却是百转千回了不知多少个弯弯绕绕。

杨真听着这小子的称呼,竟是少有士子文人的儒气,那市井间的习气却是带出来不少,心中更是不喜。此时也只是淡淡的开口道:“侯爷请起,侯爷乃是朝中柱石,本王虽是爵位显贵,也不过是承先人余荫罢了,不敢当侯爷大礼。”

他口中冷淡,话中含义带着一丝怨气。这屋中君臣二人都是心生七窍的主儿,如何会听不出来。庄大侯爷脸皮够厚,压根就不去理会。于他这后世人心思来说,喵了个咪的,老子和萍儿小妞的事儿,自然由咱们自己解决,关你丫屁事。要不是看在萍儿老婆面子上,才不会屌你呢。是以,面上平淡的很,毫无一丝波动,只是谦逊一声,起身在一旁恭立。

杨广面上闪过一丝阴霾,只是淡淡斜了杨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