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 (第1/4页)

原来,当时的洛阳留守乃是现在的户部尚书樊子盖。这樊子盖当日实是并不受皇帝待见,十余载为官,也只不过最后方才坐到了洛阳留守的位子上。可因为他是地方官起家,洛阳的官员们对他并不感冒,他的命令到了洛阳官员那里总是要打些折扣。

此刻洛阳告急,樊子盖正自郁闷之际,却是巧巧的碰上了一个倒霉蛋儿。这人乃是当时负责工程建设的匠作监裴弘策。

当时,大隋劲卒几乎空巢而出,俱皆随着皇帝出征了。杨玄感一反,国内已是无兵可用。挡在杨玄感大军前进路上的裴弘策赶鸭子上架,只得胡乱拼凑起一支队伍抵挡,却哪里是杨玄感的对手,几番接战,结果被打的是丢盔弃甲,拼凑的八千人马,最后只剩下十余骑,狼狈的逃入了洛阳城中。

按照樊子盖的部署,裴弘策需要接着带兵出战,可裴弘策就是不执行,他几战之下,已是被杨玄感打怕了。此刻,樊子盖和裴弘策级别是一样的,裴弘策心里又怎会把樊子盖当回事,这却是给樊子盖提供了大好立威的机会,当场二话没说,咔嚓了事,如此一来,直唬的洛阳众官儿方才惊凛,纷纷凛然听命。

而就是这件事儿,被自后面大兴赶来的这帮公子哥儿打听到了,他们可不知其中的细节,只听说那是个败将而已,登时就怕了。擦!这打败了还要被砍头啊?!哥哥兄弟诶,咱还是都回吧,该回家洗白白洗白白,洗洗睡了得了。只是眼见得到了这洛阳了,要是真的就这么走了,又着实有些不甘心,左右估摸着之际,却不知是哪个出了个馊主意。

“要不咱投杨玄感吧,没准成功了咱都是开国元勋呢!”就这么着,原本立志为国杀敌的公子哥们转身就参加了起义军。他们的爹老子正随着皇帝在前边征战,后边这帮儿子却投身于伟大的造反运动了,简直是让人啼笑皆非。

但当皇帝得报之后,形式便急转直下,时任刑部尚书的卫文升佐皇孙杨侑领四万大军驰援洛阳,皇帝麾下大将来护儿、屈突通帅大军自辽东杀回,洛阳城里樊子盖也是极尽攻杀之事,如此不多时,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就此烟消云散了。

等到反叛平定后,那帮子公子哥儿俱被各自老爹绑了来见杨广。老杨同学当日刚刚平定了大乱,心中正自舒畅着呢,平日里也知道这帮子纨绔子的德行,只做一笑责令一顿鞭笞后领回家去各自教育去,教育完了,统统赶出大兴都城,不得诏谕不准回来。等于是变相的流放了,但这流放却是交给下面大臣自己安排,算是一种恩典了。

众大臣自是大喜,暗暗松气。回家后,裴爽被一通臭骂。裴蕴自当日大儿子被了了老尼姑害了,唯余眼前这个儿子,自是珍爱。虽说此番又是扭送又是斥骂的,终还是心疼的。皇帝让将人赶了出去,却往哪里赶好呢?裴大夫向来心眼活泛,这眼珠子一转,倒是给他想起个好去处——太原!

那太原城守乃是自己昔日好友达奚莫善,这些年因着自己在皇帝面前很是得意,平日也没少照顾他。那达奚莫善可算是自家人了。自己只需将儿子送到那里,也只当是让儿子住到亲戚家了,自不会受到半分亏待。就这么着,当日造反派的革命小将裴爽同学,就从此安家落户到了太原城了。

要说这野心一道,实是害人不浅。裴大公子此番虽是经了这么一劫,倒也心思活泛了起来。每日里反思当日杨玄感的失败,总结出N条经验,不由大是嗟叹。原来他们当日离着成功竟是并没多远,如果上天再给他们一次重来的机会,定会是另外一番模样的。

心中既然存着这么个念想,这位纨绔平日里便多了些关注。某日寻思起那个此地有王气之说,不由的心痒起来。如果自己能找到那王气的穴眼,将其趁别人不知之时霸了过来,那么时机一到,咱老裴家也未尝没有一登龙庭之机啊。

就这么着,这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蠢货,只因接触过杨玄感、李密等邪功头领的蛊惑和洗脑后,已是不觉沉沦了,每日就是派人四处搜寻风水师,满城乱看。

这日却也合该有事,他正在城中溜达之际,却正碰上一个道人。眼见其仙风道骨,姿容不凡,便隐身暗处观察。当见那道士给人推算命格极是精准之时,心中大喜,当下上前刻意结纳。

那道士刚出山不久,因在别处遇上一件尴尬事儿,这才到了太原,此番遇到这么一好客的主儿,虽看他面相不妥,隐有凶灾,但也发现此人不似好人。待要脱身而去,奈何却被裴爽死死拖住,只道给他指点出城中地气旺盛之所,便放他离去。道士无奈之下,只得粗略看了看,随手指点几处,那庄府便在其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