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 (第1/4页)

,甚是洒脱。

庄见李靖目送他离开,李靖低声赞道:“这位兄长豪爽粗犷,实为天下奇人也。你能得此人为兄,实是大机遇。”庄见老脸一红,话说这话要是别人说了,他自是欣然收到,单单李靖说来却让他感到极为怪异,遂诺诺而应。又再想及那爻壳竟是连虬髯客也不知其中隐秘,不觉甚是烦恼。

既是将张仲坚和袁天罡送走,已是再没有别的事儿了,便来与李渊等人见了,直让将那达奚莫善和裴爽在大狱中安住,等到过几日杨广到了再说。李渊自是应下,当夜与李氏父子辞别,又回家陪了老爹和彩荷,第二日这才挥军北上。

此刻,坐于马上,于路想起分别之际,李世民转告的李秀儿的言语,庄见不由得心头浮起一张俏丽的面庞,暗暗叹气不已。这个女子如此刚烈,一诺既出便毫不退缩,大有须眉男儿之慨,可谓女中丈夫了。

感念李秀儿之时,又不经意想起昨晚李渊透露的消息,庄见怎么也没想到,李渊终于得以入驻太原,却是自己一时胡闹顽劣,让杨广心下忧虑,才导致的结果。眼看着这大唐朝的诞生,竟是自己提供的温床,不由得让庄见一阵的失神。想想后世时,又有谁能知道其中竟有这么个插曲?只是历史记载之时,自己并没有来啊,那又怎么影响的这隋末的时空呢?

庄见一时间神思恍惚,突然有些分不清,究竟自己的记忆是一场梦呢,还是自己此刻身在梦中,懵懵然之间,前世今生混在一起,终是再也分不清楚了。

“将军,前面就是雁门郡的淳县了。”沉思中,耳边响起了费青的语声。将庄见终是拉回了现实中,感受着北地秋风的凉意,庄见在马上欠身远眺。但见群山延绵,山河壮丽。蓝天白云之下,一片空旷,三千大军逶迤行进在旷野之上,盔甲铿锵,蹄声得得,心中不由的凭生一股金戈铁马之气。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庄见喃喃自语,一时间,这名句竟是不期然的浮上心头。

“将军好文采!”费青行在庄见身边,耳中乍闻此句,只觉一股子豪烈之气凭生,身处这燕赵之地,本是行伍之人,这句子却是最易引起共鸣。当下不自禁的大声叫起好来!

庄见精神一振,遽然而醒。晃晃头,将一杆子乱七八糟的念头统统抛开,仆你阿姆的!管他前生今世的,自己活的滋润快活才是最重要的!庄见心境恢复,对自己刚才悲春伤秋的感叹大觉可笑。自个儿什么时候如同个哲人一样了,可不是笑掉别人的大牙。传了出去,就是见哥自己个儿都觉得不好意思。

此时耳听得费青称赞,不由的满面得意,连连点头深以为然。有心要再剽窃几句,却是一时半会儿全然记不得了,深感遗憾之际,只得故作姿态的谦逊道:“嗯嗯,那啥,费将军,低调低调!淡定淡定!本公向来不愿张扬,诗词小道罢了,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哈。”

费青大感佩服,点头不已。心中暗想,都说这位公爷没有学问,怕是人家一直藏拙呢,只看这等激人热血的句子,人家却是全然不想宣扬,就可知一般二般了。正自暗暗佩服之余,却听庄公爷回头对着罗世信吩咐道:“萝卜,以后你要随身带着笔,听到少爷吟诗颂词,就赶紧记下来,一定要注明是少爷我做的哈,话说咱先占个专利,不然,哪天被别人先做了出来,咱们可没得显摆了。”见罗世信点头应下,这才得儿驾驾的施施然而行。

费青身子在马上晃了晃,一阵的无语。

第一百七十八章 边关风云

雁门,东临隆岭、雁门山,西靠隆山,两山对峙,形如闹门,每年大雁往飞其间,故称雁门。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始设雁门郡。

雁门关此刻却不叫关,而是称为雁门塞或者是西隆关。其地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一直到了唐朝时,才更名为雁门关。向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

北地边鄙,又因与异族接壤,自古便是征伐不断,故而人烟稀少。往往行上百余里也是难得见到一户人家。

庄见率大军一路缓行,沿途只见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山脚之下,数百座汉墓封土堆状若丘陵一般,高者15米左右,低者约有4米,透透迄迄,散落在旷野荒郊之上。

在这些汉墓中,埋葬着无数个汉朝守卫雁门关将士之忠骨,此地人烟虽少,但那拱墓周围却并无杂草。乃是往来之人,路过此地,自发凭吊英魂,扫墓拜祭所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