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部分 (第1/4页)

李渊心中气恼,怒道:“去!去把他们几人都给我带来,我倒要问问,究竟为何事,竟如此大放悲声。”

亲兵连忙应了,转身下去。不多时,庄见随着李世民走进大帐,躬身参见李渊,随后往旁边垂手而立。那罗世信和雄大海二人,自然是留在外面了,有庄见这个大头在,他们可是不用进来挨骂的。

李渊静静的坐在席上,瞪眼看着眼前这俩小子。眼见自己儿子是满面的惭惭之色,不时的拿眼睛偷瞄庄见,显然这件事儿的主导,定然是那个小无赖。反观那个小无赖却是满面春风,眉花眼笑的,何曾有半点方才那哭声中的悲伤之意。站在那儿,眼珠子滴溜溜转着,看到自己看他,随即眼皮子一耷拉,装模作样的端严站好,一言不发了。

李渊心中这个气啊,知晓定是这小子搞古怪。也不去问李世民有何事,只是看着庄见,气恼的道:“贤婿,你究竟为了何事,做出这般古怪之举?竟搅得我大营四下不安的,不觉得太也过分吗!”

庄见不慌不忙,笑嘻嘻的唱了个喏,这才漫声道:“岳父大人啊,这可是不能怪我啊。我这顶风冒雨的,千里迢迢的来回奔波,好容易有了点成绩,哪知一回来,就听到了噩耗,知道咱们快要死了。生怕到时候哭都来不及,所以就提前哭哭,免得到时候后悔啊。”

李渊双眉一轩,面上已是怒意森然。恨恨的瞪着他,沉声道:“你这话什么意思?什么叫咱们快要死了?”

庄见不屑的撇撇嘴道:“怎么不是?我听说岳父大人,只不过听了个小道消息,就要大军回撤。这么一来,先不说后面那消息是真是假,但就这么一退,那位对面的宋老先生要是趁机追来,岳父大人觉得咱们这些兵,还有心思迎敌不?只怕,到时候跑的比谁都快吧?人家几万大军围过来,就咱们几个失魂落魄的呆人,不等死还等什么啊?唉,可怜我那秀儿老婆,还不等跟老公成婚,这可就要成了望门寡了,小婿我这心里啊,难受。太难受了,呜呜。”这厮说着说着,最后竟是又哭上了。

李渊心头恍然,转头看看一旁不说话的李世民,不由的心中一阵的无力。知道定是儿子找上了这个刚回来的小子,说了今天的事儿。他一直不肯相信后面的消息,不肯撤兵,这个小子这会儿自然是为他出头的了。

心中想的明白,对着一边擦天抹泪,一边偷眼瞄着自己的庄大少摆手道:“罢了罢了,你也不用这般作态了。有什么话,便只管说就是,休要再出这般噪音,没得真让人折了寿去。”

庄见闻听此言,哭声戛然而止。笑嘻嘻的道:“岳父英明,那咱就说道说道。先跟您说说洛阳之行吧。李密已是答应了咱的结盟,他自会全心攻略洛阳,不会再来寻咱们麻烦的,岳父大可放心了。至于眼前这事儿嘛,我看还是世民兄再说说吧,他为了求见您老一面,可也是在雨中淋了好久呢。”

李渊心中一叹,转头看看李世民,喟然道:“你还有何话说?今日即已经定下了的事儿,怎么还要再说?”

李世民霍然抬头,直直盯着李渊,忽的扑通跪倒,大哭道:“父亲,今日之决定大错矣。我们的大军为大义起事,进攻一定获胜,后退一定失败。一旦撤军,宋老生和屈突通追击,太原周围忠于隋室的兵马堵截,我们必定死无葬身之地。人都死了,那基业又从何说起?此之为皮之不存毛将附焉之理,还望父亲三思啊。”

李渊看着面前泪流满面的儿子,不由的一时间沉默下来。半响才道:“如今粮食一天比一天少,这军实从何而来?宋老生、屈突通横亘在前不易攻破,李密虽然结盟但为人狡诈,东突厥虽然号称出兵但可能出尔反尔,刘武周是东突厥的臣属,极有可能跟东突厥一起行动。先回救太原,稳定后方,再图进取,实为权宜之计,有何不妥?”

李世民猛然抬头,怒道:“父亲莫要被裴长史之言左右,如今岁收在即,满地都是庄稼,还用担心没有军粮;宋老生轻率急躁,一战就可擒矣;李密虽狡诈,但他离不得洛口仓的粮食,就算想走也走不远,不会对我们构成威胁;刘武周和东突厥表面结盟,实则各自肚肠,就算想袭击太原,岂又不担心别人抄他的后路?要知这在他周围,不说突厥人,可还是有其他人在的。现在最关键的是不能回撤,一旦回撤,大军必定四散崩溃!届时,只消数百小卒,我父子便成瓮中物矣!”

李渊面色微变,再次沉默,忽的又转头看向一边,正自无所事事的庄见,没好气的道:“你折腾这么大的动静出来,还不是要说话,这会可有什么说的?”

庄见心中鄙视,你丫别说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