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部分 (第1/4页)

李秀儿正色道:“李将军乃是不世之奇才,天下又有几人能与他相比?夫君固然是慧眼识人,但这般奇才,只怕也不是说有就有的吧。”

庄见神秘的一笑,嘴唇凑近秀儿腮边轻轻一吻,低声道:“好秀儿,你就不用担心了。不是你夫君我吹牛,这天下谁是人才谁是垃圾,再没一人比我更清楚了。你就安心等着吧,我给他推荐几员大将,必定都是能镇守一方的,你可相信夫君我吗?”

李秀儿微微回身,妙目凝视着庄见片刻,波光潋滟之中,渐渐涌起无数的涟漪,轻轻点头道:“信的,我总是信你的。”

庄见大喜,知道这算是秀儿答应了自己。正要伸嘴过去讨个香吻,忽听车外雄大海的声音响起道:“少爷,大兴送来快报,大将军已然登基了。”

什么?庄见一惊,和李秀儿同时坐起,撩开帘子,急急的道:“究竟怎么回事,快说说。”

雄大海让送信的人上前,将事情细细说了一番,二人这才明白,不由唏嘘不已。庄见半响无声,默默的遥望着江都方向,心中一时间,竟是说不出什么滋味来。

原来这年的三月,远在江都的隋炀帝杨广眼见天下已是乱成一团,愈发颓废。不思怎么挽救,却一门心思的更要逃避了。命人再次大兴土木,要修治丹阳宫,结果从驾之士都是关中子弟,眼见离家越来越远,怨愤更大。终于在有心人的攒动下,宇文化及向炀帝举起了屠刀。大隋终是灭亡了。这个曾经才华盖世的皇帝,死后竟连个像样的棺材都没混上,由萧后和宫人拆床板做了一个小棺材,偷偷地葬在江都宫的流珠堂下。这让庄见更觉凄凉,暗暗决定,怎么也要为他把后事安排的好些,权当全了二人一番君臣之宜。

杨广死后,宇文化及立秦王浩为帝,自为大丞相。下令全军开拔西归。只是一路上用度排场,却均是仿制杨广生前一般,穷奢极欲到了极点。终是引发当日一同起事的司马德戡、赵行枢和大将陈伯图等人的不满。几次谋划之下,结果陆续被宇文化及发觉,全数诛杀。只是经过这番内讧,大军四散奔逃,不复精壮。

及至到了童山,却被奉越王杨侗旨意报复的李密拦住,一番大战之下,宇文化及大败而走,最终在魏县扎住。而李密虽胜却也更是元气大伤,被王世充瞅准机会,一举大败,连本营都沦陷了。大将秦叔宝、程咬金、牛进达、单雄信等尽皆被俘而降,李密仅以身免,鼠窜而去,身边无一兵一卒,只有王伯当后来追上,与他为伴。

这种情势下,终于在这月李渊感到时机成熟了,废代王杨侑为希国公,建立大唐。定都大兴,改大兴为长安,取长治久安之意。封大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元吉为齐王。女儿李秀儿为平阳公主,庄见亦因为战功卓著,又是秀儿夫君,也加进封。因其最先一位岳父本是隋朝卫王,便顺势让他袭了这个爵位,是为卫王。

庄见心绪万千,暗暗叹息,自己终究不是神,怎么安排,却也救不了杨广。只不知惋儿和杨杲会怎样的伤心难过。望着西方长安的方向,想着大唐成立后的那些事儿,庄见暗暗嘀咕,离开的时候,怕是真的到了。

第三百五十五章 扬帆海外

车驾一路急行,赶往长安而回。这个时候,作为女儿和女婿,庄见和李秀儿都是必须要尽快赶回去的。一来为了庆贺李渊的登基,二来,这后面的事儿,也要商讨出个明确的章程了。

车驾此时已全部换为大唐的旗帜,所有人都是喜气洋洋,唯有车内的庄见夫妇相对默然,知道回去后,只怕一系列的变故,就要发生了。

不几日,车驾进了长安的大门。军卒眼见卫王的旗帜,急忙向李渊回报。李渊着李世民亲往相迎,郎舅二人相见,互相称呼着对方官职,庄见心中忽然生出一种极遥远的感觉,不由心中落寞。

等到进了乾元殿,眼见九龙宝座上的李渊,庄见愣了半响,才上前跪倒叩头,口称皇上。眼见李渊胖胖的脸上,微蓄得意,庄见心中暗叹。可不知你这皇帝又能坐多久,只怕李二同学是不会让你得意太久的。

他心中落寞,便失了兴趣,再无平日那些话语,李渊大为不喜,面色渐渐阴沉下来。说了没几句,听他问起炀帝的丧葬一事儿,更是心中暗恼。大袖一拂,转身走了。殿上众臣面面相觑,浑不明白这个昔日最是机灵之人,今天怎么大反常态,竟说出这么不合时宜的话来。只是对庄见往日行为深为忌惮,却是没人敢对他有什么异常之色,纷纷施礼告辞而去。

庄见自己一人站在大殿上,带呆了半响,这才长叹一声,转身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