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 (第1/4页)

这话很明显调侃给别人听的,而鲁肃也是笑着骂道:“你是吃还是不吃?不吃我还省下了呢!哪来如此闲话?。

二人就这样一边对着说笑着,一边走到了鲁肃所处的营帐之内。只留下闻听到二人谈话的兵士们,一阵的笑而不语。这些人当中到底有没有孙权的耳目,那就不得而知了。

待来到鲁肃的那处营帐,却见那些个野味吃食早已经全部摆在了桌子上,显然鲁肃早已在事先准备所有的东西了,二人也不多话,韩罡望着鲁肃那进了帐门就开始冷肃的脸色,直接坐到了一边,而鲁肃也沉吟着坐了上去,二人沉默了一会,相互喝了几杯军中的水酒,只见鲁肃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将手伸向了怀中,拿出一封书信递到韩罡的手里,轻声言道:“此次前往巢湖接收粮草之时,一名兵士传过来的,乃是月余前,都督所写,说是给宇麒的。”

拿到书信,在看看鲁肃的神情,韩罡快速的将书信收到怀中,也不着急观看而是开口闲谈一些别的家常,一边敬着鲁肃,见韩罡这小心的态度,鲁肃也知是为何,当下整了整情绪。去是相陪着韩罡轻声谈起了一些闲话,聊了一些有的没的,转眼之间,已经走到傍晚时分了,而韩罡也假借说还有军务在身,二人也就告辞分开了,这一顿酒喝的时间比较长,也算是符合二人之间的交情的,倒是不曾引起别人怀疑什么。

回到自己的军帐,韩罡赶忙打开那封书信,借着灯火细细的看起来,只见上面写道:“宇麒近日可好?想宇麒一身卜。江合肥自然是不在话下。哪像为兄。如此落魄。” …

看到这里,韩罡也是感叹了一下,继续看下去,只见下面的内容写道:“宇麒不必替为兄难过,想当年我与大哥结义为兄弟,自此转战江东,江东乃是我那大哥披荆斩棘开下的基业,我虽死也不能对不起江东上下啊!今日来书不为别事,只求宇麒能保我大哥家一家家使其脱离危险的境地,如宇麒肯答应,那苏兄虽死也无憾事矣!”

这话说的确实是有些奇怪,不过韩罡却也知周瑜在担心什么,并没有产生什么别的情绪,打眼继续看了下去,突然韩罡的眼神一缩,显然是看到了极为震撼的内容,只见上面写道:“昨日晚间,我终于寻到了出卖大哥的亲兵,为大哥报了一箭血仇,不过也因此使自己陷入了危险的境地,其背后之人,定然不会就此甘休,我命不久矣,临死之前求宇到宇麒的头上,还请宇麒务必不要推脱,为兄遥相叩拜了。”

信的内容十分简短,但是其中包含的信息却是惊天密闻,谁是黑手?哪个黑手能使周瑜这个掌握着江东兵权的大都督产生“命不久矣!”的想法?这当中包含了什么?韩罡不傻,只言片语再加上以前的一些细节,无疑,孙策之死乃是另有人所为,而周瑜早就猜到,但是他却没有说出来,因为他深爱这这片土地,爱的深沉,这江东有他周瑜的血,有他孙策的汗,江东是周瑜的心血,是孙策的象征,所以他知道事情的经过,但是他却不说出来,为的就是江东的安稳,可以预见当此消息传遍江东各处的时候,那么势必各地叛乱不断,民心不稳,如此情况下,刘备,曹操随时可能下江而来,到时他几乎付出了全部的这片土地,便送于人手了,这是周瑜不想见到的情况,所以他选择了压抑自己,保全江东,这当中他心理承受了什么样的痛苦可想而知。

他清楚的很,这名亲兵死是死了,但是事情必然不算完,他了解那背后之人的性格,所以他明知道自己快要死去,在这之前将他背负的担子交给韩罡,因为韩罡是外臣,孙权不敢轻易的处置,同样韩罡知道这个消息即使泄露出去,江东人也存在着不少疑虑,以为是在刻意的造谣生事,可以说周瑜将一切都算计到了,眼下他只求自己死后,结义大哥的家小能够得以保全,这是他最后的遗愿了吧?

于公于桓,韩罡都不希望周瑜就此死去的,想他可是还盼望着孙权周瑜猜忌下,到时于中取利呢,更何况以他跟周瑜的交情,又怎能是能坐看之理。

不过韩罡在踌躇了一阵后,却走向着南方凝望了起来,因为他知道这信是月余前写好,但是偏偏这个时候才送到他的手中,很明显这也是周瑜刻意如此,才智超人的他,就连信被送到的时间都算计好了,恐怕此时的周瑜已经遭遇不幸了吧?周瑜既然知道自己要死,自然是也察觉到什么了,一纸书信送到韩罡的手里,交付担子的同时却也不给韩罡动作的时间,周瑜不愧自己的才智了。然而,这样的人物没死在俩军撕杀,却是死在了当权者的忌惮之下,不可谓是一种悲哀。

左右想了想眼下的事态,韩罡却是有些茫然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