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但现在杨潮却极为迷茫。

他不过是一个铁匠的儿子。身份低微,能做什么。

干等改朝换代,杨潮是绝对不愿意的,别说家人不愿意剃发易服,就是自己跪在地上,让人剪去头发,留个可笑的辫子,那也是不愿意接受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杨潮不服!

凭什么这么大的国家,就给人灭了,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最发达的文化,最强大的技术能力,却灭亡在一个崛起的游猎民族手里。这对文化的打击,对先进技术的打击,是巨大的,结果就是几百年后落后了西方太多,甚至失去了调整的能力,只能够全盘西化了。

穿越回到古代,改变历史,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这种美梦谁都会做。可是真要做,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杨潮知道,不是那么容易的。

首先你要有权。

掌权有两个办法,第一个是走正途,参加科举,金榜题名,然后当官,可杨潮现在连个秀才都考不中,而且就算是现在用功,从明年开始,先中秀才,再中举人,接着考个进士,也至少要三年,才能够保证可以做一个大明官员。

做了官还得一步步往上爬,如果自己情商足够,运气也不坏,那么爬个二三十年,大概就可以爬到宰相那一级了,那时候才有足够的权力,改变国家的命运,前提还得是遇到一个可以信赖的好皇帝支持你。不过在大明朝变法的人,只有一个,就是张居正,可是张居正死后的结果是很凄惨的,变法不但被废止,张居正的家族被抄家灭族,男的发配,女的发卖。

第二个办法是招兵买马,用武力获取权力。简单来说,就是造反,李自成和张献忠干的就是这种事情。但中国历史上的造反者很多,真正有好结果的,一个巴掌都数的过来。刘邦、朱元璋成功了,当了皇帝,可是给刘邦带头的陈胜吴广,同时代的楚霸王,给朱元璋带头的大小明王,同时代的张士诚、陈友谅,这些人都很凄惨。

李自成和张献忠早就造反了,而且正在造反的事业上正做的风生水起,但最后的结果,也不过是给清军做了嫁衣裳。

科举其实是在体制内摸爬滚打,好处是不用冒险,坏处是时间太长。造反是打破体制,自己建立新的体制,好处是起效快,坏处是风险大。

已经是崇祯十四年了,杨潮依稀记得,崇祯皇帝只当了十七年皇帝,也就是说还有三年,三年自己玩命读书,也只能坚持到中进士,然后做一个小官,根本无力改变什么。时间上,杨潮根本就没有条件选择科举。

造反的话,风险太大。杨潮有一家子人,他可不敢冒这个险,而且李自成和张献忠最后都没成功,这说明这条路恐怕走不通。

可是什么都不做,杨潮又很不甘心,不甘心等死!

中国有句话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不努力一把,杨潮无论如何都不会甘心,如果自己发达了,自然是愿意为国家、为民族做些事情,兼济天下。

可如果杨潮不发达,也得有一个底线,不仅要做到独善其身,而且保住家人的安危,这是杨潮必须要做到的。

杨潮别无选择,于公于私,杨潮都不能坐等风云变化。

第九节要账

杨潮心中压着事情,已经无法安心休息了,早早就出了门。

昨夜的梦让杨潮有了急迫感,自己不能干等下去了,必须得想办法获取权力。

科举是不可能的,造反也不用考虑,想来想去,杨潮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买官。

买官需要钱,也需要路子。

关系不是那么好就牵上的,就算有了关系也得有钱,而有了钱,才能有关系。

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显然杨潮那五十两银子解决不了问题。杨潮需要更多的钱。

所以今天跟昨天不一样,杨潮没去秦淮河,而是往东走到了南门大街上,就往北走了。

这条路就是后世的中华路,不过此时中华路分为四段,南面从镇淮桥到下江考棚称为南门大街,从下江考棚到大功坊(后世瞻园路)称为花市大街,从大功坊到水西门称为三山街,再向北到内桥称为府东街。

跟后世一样,这条路依然十分繁华,是南京数一数二的繁华大街。

尤其是三山街,由于有水西门有许多码头,通过秦淮河可以直入长江,这里是南京东西南北通衢,论繁华程度甚至要超过秦淮河两岸。

所以杨潮第一个打算,是用五十两银子能在这里经营个什么项目,毕竟像周公子那样的事情,绝对不可能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