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 (第1/4页)

而且三城之外,还修建有些多堡寨,通过地道相沟通,互为支援,易守难攻。

杨潮的军营就在城北和一个叫河下镇的堡寨之间。

河下镇虽然只是一个堡寨,但是靠着运河,这里有繁华的码头,很多盐商都在这里落脚,修建有一座座园林居住,而且这里不像城内管理那么严格,因此商业格外繁华。

小小一个镇子竟然形成了一百多条街巷、一百多处园林、六十多座牌坊、五十多座寺庙、四十多座桥梁。

而且因为富庶,所以教育程度较高,出过进士数十名,举人一百多人,甚至出过一个状元,建有状元楼。

另外孙悟空之父吴承恩也是河下人。

杨潮的大营背靠淮安城,面朝河下镇,不但占据了老大一片地方,杨潮军营前还有一大片空地,正好用作操场。

第二日,杨潮就开始带兵操练。

马上临战了,要是士兵技艺不精,等于是去送死。

但是练的苦,吃的也好。

每天杨潮都会派人去城里、镇里买肉,这次出来,杨潮带了三万两现银,还带了接近十万两会票,不过现银是用来应急的,因此能用会票取到钱的地方,杨潮都会取出来花,能不动尽量不动现银。

可惜的是王家虽然在运河沿岸很强势,可也只是在扬州、淮安这样的大城才可以兑换到大笔银子,而且数量最多也不能超过万两,否则当地商铺就有断银的风险。(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四节史可法

训练的内容依然是墙阵和鸳鸯阵,尤其是简单易懂的墙阵,杨潮还加了些变化。

经过跟老金几个月的较量,杨潮对墙阵领悟颇深,墙阵的强处在于本身就是展开的阵型,因此进攻之时无须准备,直接冲锋即可,而鸳鸯阵则需要根据敌情不断的变化阵型,可以说墙阵就是一种攻击阵型,而鸳鸯阵则是攻守一体。

不过经过后期演练,杨潮对墙阵进行了改进,那就是在墙阵之前,布置了一排长牌手做盾墙。

盾墙后是三排枪兵,这样简单的组合,丰富了墙阵的内容,不仅仅是一种攻击阵型,也兼顾防守作用。

后来当郭匠头将鸟铳全都交付后,杨潮又给墙阵中增添了一排鸟铳手。

现在墙阵的套路,有防御和攻击两套。

防御之时,鸟铳手和弓手先远距离射杀敌军,等敌靠近后在用长枪兵突刺冲锋。

进攻之时,依然是鸟铳手先打放一轮,然后枪兵直接冲锋,本来杨潮还打算冲锋之时弓手掩护,但是墙阵冲锋时,一般距离敌军都毕竟近,因此技艺不精的弓手总是射中己方后背,所以杨潮才放弃了让弓手掩护的计划。

“鸟铳预备——”

王璞嗓门洪亮的高声喊着。

盾墙后面已经装填好的鸟铳手立刻举枪,将鸟铳架在可以护住人肩的盾牌上。

“放!”

王璞高喊一声。

啪啪啪啪,一百只鸟铳同时打放,但是声音却参差不齐。

鸟铳的价格虽然比铁甲低廉多了,但是鸟铳打造的工艺,老实说比铁甲要精细的多。

铁甲看起来复杂,一副铁甲有成百上千的甲片。通过皮绳叠加串联,但是鸟铳的枪管,枪机等。都属于精密零件,加工起来极为麻烦。其中钻枪管就需要一个月时间,而且必须是熟练工人操作,否则容易出废品。

所以哪怕杨潮给了郭匠头大笔定金,郭匠头依然用了大半年时间,才将鸟铳全部交付给杨潮。

这导致杨潮的鸟铳手训练时间较短,不但装填速度慢,而且施放的时候,不够整齐。

但是用火器大量杀伤敌军。这种思路是附和未来发展的,杨潮因此很重视鸟铳的作用。

早在戚继光大帅在北方编组车营的时候,火器装备就已经达到了半数,其中含有大量的火炮。

可惜的是杨潮弄不来火炮,杨潮对火炮极为感兴趣,甚至还超过了鸟铳,但是兵仗局不肯卖给杨潮火炮,表示一定要有兵部行文,否则多少钱都不卖,而兵部也不肯给水营配备火炮。火炮在南方是属于守城武器的,野战部队不与装备。

杨潮手下也没有一营兵,南方地理条件又不适合车营。因此老金也没有按照北方编法编练车营,而是采用适合南方的鸳鸯阵,在每队中添加了一个鸟铳手。

“变阵!三叠阵!”

杨潮对王璞喊了一声。

所谓的三叠阵,有些类似西方的三段击技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